第408章 光龙二号测试 (第2/2页)
一颗花椒大小。 想要所有的激光都准确的击中靶丸。 难度是非常大的。 比击中靶丸更难的是怎么才能让命中靶丸的能量更加的均匀。 这点是难上加难。 因为受热不均就没有办法产生足够大的压力。 核聚变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黑腔的设计可以让激光产生的能量更加均匀的聚焦于靶丸之上。 不过这种均匀是通过折射间接驱动和作用于靶丸的。 虽然受热和压力均匀了。 但能量利用率就低了。 所以苏翰并不想采用黑腔路线。 因为这会让q值的提升变得无比的困难。 虽然全世界眼下都在走这条路线。 但苏翰有神龙。 神龙的特点就是精准。通过大量的测试能让神龙精准度一再提升。 只要给神龙的足够的时间。 神龙一定能找到一条黑腔以外的技术路线。 苏翰对此非常的有信心。 …… 测试当天。 全国各大单位的大老级专家齐聚一堂来看热闹。 光龙二号测试的环节比较多。
从光学组件测试到传输测试。 从滤波器到功率放大器。 各大反射镜都要一一进行测试调试。 一直忙活了半天。 才算是准备就绪。 当万事俱备。 获得苏翰的批准。 团队按下了启动按钮。 由于系统都是自动的。 启动以后等着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系统已经充电完毕。 随着大屏幕上的倒计时结束。 几十个前置放大器中的激光脉冲瞬间放大上亿倍。 上百道激光如脱缰的野马冲向了靶室。 激光准确的击中了靶室中央的靶丸。 靶丸瞬间烟消云散。 机器也随之停止了下来。 靶丸被摧毁是瞬间发生的。 只有几亿分之一秒之间。 彷佛什么都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各项数据也在进行运算整理。 不多时数据随之出现。 首次测试生了能量几十亿焦耳的能量。 q值只有0.0005。 不算成本。 能量的产出仅仅只有输入的万分之五。 看到这个成绩。 全国的专家都是一脸的古怪。 因为这个成绩简直太渣了。 现在的神光装置聚变出的能量已经达到了千亿焦耳的水平。 基本上q值已经达到了0.05的水平。 而光龙二号的性能只有神光装置的百分之一。 只怕十几年前的神光一代成绩也比这好。 神光装置的几个专家这会也是纷纷摇头。 按理说龙翰科技挖了这么多核聚变领域的大神。 连神光系统的工程师都被它们挖走了好几个。 不应该才这种水平才对。 看来他们对龙翰科技的光龙二号实验装置期待太高了。 只能说龙翰科技在惯性约束领域的技术还是小学生的水平。 抄作业都抄不好。 简直太菜了。 虽然不少人私下嘲笑龙翰科技水平不行。 但谁也没有当面打脸。 毕竟苏翰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谁也不好轻易得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