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苏翰的核聚变设想 (第2/2页)
r> 这种水平的核聚变怎么可能叫成功的核聚变呢? 在我看来成功的核聚变,应该是那种用极低的人力成本和原物料成本,且可以长时间稳态运行的核聚变。 不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核聚变技术,都不叫成功的核聚变技术。 如果我们现在停下了研发的脚步,止步不前,那么之前我们积累的经验和创新动力,很快会付诸东流。 我们现在所谓的成功,依旧是建立在以前陈旧,僵化的核聚变技术基础之上的。 这种所谓的进步也好意思叫进步? 既然我们已经在六种核聚变路线上都有了不错的成绩!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第七条?第八条?最后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呢? 改变是一个时代的前提是改变,而不是墨守成规。” 众人闻言互相看了看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众人也承认苏翰说的对。 但问题是这种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关键是没有研发方向才是真格的。 毕竟能够测试的路线,他们已经都测试过了。
谷顺安道:“苏总!您在核聚变领域的天分,比我们都要高的多,不知道您对核聚变下一阶段的发展,有没有什么设想没有?” 其实众人这会都知道了。 苏翰在核聚变领域内的水平要远超他们。 因为星龙六号装置就是苏翰亲自带队设计的。 既然苏翰现在还坚持完成全新的聚变装置。 那就是说苏翰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才对。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执着于想要达到更新的聚变装置。 苏翰道:“我当然有我的设想了。我设想的可控核聚变!第一,是能够长时间稳态运行。起码每年检修的时间,应该不超过运行时间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 众人听到这都是心头一惊! 这岂不是代表运行十一个月。 检修一个多月吗! 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 一年下来的有效发电时间绝对是惊人的。 但问题这不可能吧! 因为氘氚聚变是有中子逸出的。 而且这种逸出是完全不可控的。 只要内壁嬗变就要更换检修,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长期稳态运行的聚变装置。 苏翰道:“第二、这个装置聚变的时候,应该是绿色无污染,并且不会引起内壁包层嬗变。装置内壁能够维持稳定运行,无维护,无辐射。相信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了。这个聚变装置起码应该能够引发氘和氦三聚变水平。” 罗达闻言急忙道:“可氘和氦三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吧!可能要十几亿,甚至二十几亿度。”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谁都知道氘和氦三聚变更加绿色无污染。 但问题是引发氘和氦三聚变反应截面更小。 所以温度门槛更高。 眼下唯一能做到这种高温的就是球形装置。 但问题是球形装置控制力低下,稳定性太差,根本不适合作为可控核聚变的发展路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