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手笔 (第2/2页)
基于1942年1月20日出任河南省行政长官,对于饥荒的发生,他并不应该承担责任。 但是,在后续处理该如何应对灾情这个问题上,李培基却犯了重大的错误。 李培基当初因身负凯申君的信任,所以他不愿向中央报灾,这也正是导致赈灾工作迟迟没有进行的原因。 当时李培基的应对措施非常消极,正是在这种顾全大局的思想下,他在给中央的报告的中谎报了河南的灾情。 而身为第一战区司令官的蒋鼎文则如实上报,也正是因为这两份相互矛盾的灾情报告,导致凯申君和果府对灾情的估计严重不足。 并且,蒋鼎文还曾号召士兵每天少吃二两,以缓解百姓压力,并表示希望政府从外地调粮,他派人去重庆报灾,但是地方政府却没有报,军队的报告显然无效。 而两个报告出现分歧,政府当然也以地方政府的为准,凯申君相信了李培基谎报,还为此训斥了蒋鼎文那份较为真实的报告。 一直到10月份,果府派人前往河南调查,得知河南情形如此严峻后,调查团的团长张厉生还曾在大会上当众批评李培基说:我们没到河南时,只知道河南有灾,却不知灾情严重到如此地步,你不能辞其咎! 可李培基依旧不知悔改,还请大家不要把灾情说得太严重,承诺自己会想办法,遗憾的是,一直到他1944年被免去河南省行政长官一职的时候,也没能想出有力的赈灾举措。 李培基身为一省行政长官,不能为本省百姓发声,反而自作多情,以瞒报的方式替中央政府“分担压力”,以至于赈灾过晚,灾情扩大,实为42年饥荒的一大罪魁。 可故事当中,却将李培基和蒋鼎文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对调,李成了为民请命的好官,蒋反而成了为祸地方的兵痞。 可以想象,当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蒋的后人怕是能将冯裤子和编剧刘振芸的祖坟都骂裂了。
车继续往前开,按照剧组工作人员的指使,集中听到了一片区域,那辆奔驰的保姆车也在这边放着。 “姐夫!” 小童看到萧飞,连忙上前打招呼。 “我姐正拍戏呢,说您来了,就在这边歇会儿。” 还歇什么啊! “你们在这儿守着,我过去看看!” 萧飞是来探班的,见媳妇儿不着急,可于情于理都得去和冯裤子打个招呼。 “那边怎么回事儿,听不懂人话是不是,把人拉走,拉到边上去,道具,道具在哪呢?死哪去了,让你们检查一遍,你们眼珠子长咯吱窝了?有灾民还穿着皮鞋的吗?赶紧换了,烟火组的负责人呢,再检查一遍,航拍组,待会儿注意飞行轨迹,别特么再穿帮了,要是让我看见你们再入镜,你特么给老子直接从天上跳下来。” 好家伙的,离得老远,萧飞就听见冯裤子扯着沙哑的嗓子,拿着个扩音器在那儿嚎呢。 听声音就知道,冯裤子没少上火。 不过这也难怪,这么大的剧组,还都是大场面,连直升飞机都用上了,想要协调好,肯定不是件简单的事。 只可惜,故事本身不够硬,全程悲剧,只是看剧本都能让人心情压抑了,他还想用这部电影去冲击贺岁档,大过年的,谁愿意看这添堵的玩意儿啊! 人的确不能忘记历史,可也不是人人都愿意被揭开伤疤,去重温那段苦难岁月的。 “冯哥!” 冯裤子听到有人叫他,回过头,盯着萧飞看了半晌,这才认出是谁。 每日每月的劳累,他都感觉有点儿恍惚了。 “哟!兄嘚!来看小佟啊!?” “嗯,过来看看她,您这边……还顺利?” 冯裤子听着直嘬牙花子:“顺利个屁啊!你瞧瞧,乱糟糟的,一个个的都跟大脑炎后遗症似的,怎么说都听不明白,什么事都得我cao心,我艹他妈的,我手里要是有杆枪,全给他们突突了。” 好嘛! 这得上多大的火啊! “别着急,慢慢来。” 萧飞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着急上火的冯裤子,也只能随口说了句没营养的话。 “不慢也不行啊,对了,我听小佟说,你要拍王嘉伟的戏啊?” 这媳妇儿嘴咋这么快呢? “客串一下,帮个忙!” 萧飞可没瞎说,最开始的时候,马三这个角色的戏份确实不多,说客串也不算错。 “什么时候,也来帮帮哥哥我的忙啊!” 冯裤子笑着说道,他看过萧飞演的《梅兰芳》,对萧飞的演技也有些认识。 “有机会,以后有机会!那什么,冯哥,您这边要是没开始,我过去和丫丫打个招呼!” 萧飞说完,赶紧跑了,生怕再晚一点儿,他就会被扣在剧组走不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