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你还真提啊! (第2/2页)
> 嚯…… 你猜我信不信你是个心胸宽广,善于纳谏的? 不过既然冯裤子问了,萧飞确实也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要说您这个故事写的,确实挺不错的,还原的历史大环境也很正,主题也够深刻。” “打住,打住!” 冯裤子本来没想过,萧飞真的会评价,可既然愿意说,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你要是夸就算了,好话我已经听过不少了!” “别着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还有啊? “但是,我不知道刘老师当初把小说改成剧本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这里面有好些明显的史实错误,您不会不知道吧?” 冯裤子的确知道,比如李培基和蒋鼎文这两个人物,在面对大饥荒时的反应,在剧本里直接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让一个果府军人成为正面人物,更别说蒋鼎文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 单单是一个滥赌成性,就没办法洗白。 既然蒋鼎文注定是个反角儿,那么就必须得有一个正面人物啊! 李培基虽然在那段历史当中表现混账,也只能拉出来充数。 接着萧飞又挨个指出了剧本当中和历史严重不符的地方。 “您这个戏,如果是虚构的,肯定是个好故事,但既然是历史,出现这么多错误,等到上映的时候,肯定会有争议。” 首先蒋鼎文的后人就不能答应,他们的父祖虽然劣迹斑斑,但至少在大饥荒发生之后,还是说了真话的。 冯裤子听着也是连连点头,他其实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有的地方不能不改,不得不改,改了是为了增加戏剧张力。
至少,刘震云是这么说的。 “还有就是整个故事的侧重点,您又想写大事,可对准的却是升斗小民,两条线相互穿插的想法挺好,但好歹也该有一条作为主线。” “像现在这样就太乱了,您想表现当时的国计民生,又想凸显出来大灾之下的民族苦难,想法是好的,但是,您要的太多,一部电影最多两个多小时,这么多东西,您想怎么表现出来呢?” 萧飞没学过剧本创作,可他写的单口段子不少,论写作功力,文学功底,他可一点儿都不比国内知名的作家,编剧差。 “你觉得应该以哪条线为主?” 我现在说出来,还有个屁用啊! 开机都好几个月了,进度过了三分之一,想要改的话,就得把之前完成的重拍,甚至整个剧本都要推翻。 还来得及吗? 就算时间上来得及,王家哥俩能答应吗? 之前咋进去,难道不是真金白银啊!? 冯裤子说完,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有点儿可笑。 “你怎么早没说啊?” 呵呵! “您也没问过我啊!” 就算是私下的关系不错,可萧飞哪来那么大的脸,来剧组探班,还直接找导演聊剧本。 这里不行,那里不对。 那不是帮忙,是招欠。 “下回有机会,我非得跟你合作一把!” 那就……等着吧! “冯哥,我接个电话!” 萧飞说着起身离开了,留下冯裤子一个人低头沉思。 “喂!小栾!” “师哥!您现在跟哪呢?还在横店?” “没有,那边拍完了,这会儿在郑州,打算待两天就回京城了,怎么了?有事啊?” 貌似栾芸博媳妇儿怀着孕呢,总不能是打电话来报喜的吧?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跟您聊聊,有个小事,不值什么,师哥,您要是太忙,咱们就回京城再聊。” 你都说有事了,要是不了解一下的话,也得在心里悬着。 “说吧!” 栾芸博笑了:“那什么,曹芸伟也弄了一个相声班社,昨天开业。” 呃? 虽然早就知道,曹芸伟不会放弃相声,离开德芸社之后,肯定会成立自己的相声班社,但是突然挺大这个消息,萧飞还是小小的吃了一惊。 “昨天?” “嗯!就在昨天,您知道他新园子在哪吗?” 萧飞没问,等着栾芸博给出答案。 “就在天桥剧场斜对过,跟德芸书馆就隔了一家。” 呵呵! 萧飞闻言笑了,这是明摆着要对着干啊! “昨天开业,他那边……都谁来了。” “我要跟您说的就是这个,主流的有人过来,但是不多,主要来的就是徐德谅和何金他们那帮人。” 果然。 萧飞之前就曾和栾芸博说过,曹芸伟离开德芸社之后,肯定会和主流那边搞好关系,但不会直接投过去。 他可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