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逼刘协割rou (第2/2页)
谋害大将军吗?” “这……”董承眉头一皱,只得道:“种辑所为,确实不妥,可是……” “所以说嘛,大司马大将军今陈兵洛阳四方,完全是被种辑所为激怒,而种辑又是国丈你所推荐才带兵入河内,大将军他迁怒于国丈你,也是天经地义之事。” 董昭不给董承辩驳的机会。 董承愈发尴尬,却强作正色道:“就算如此,难道他就可以兵围洛阳,公然威胁天吗?” 董昭叹了一声:“大将军他诛袁术,灭袁绍,尊奉陛下,实可谓功高劳苦,而今却遭人下毒谋害,多半也是被寒了心,一怒之下才会如此。” 这番话后,董承便无言以应。 刘协深吸一口气,问道:“董爱卿,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处置此事?” 董昭想了一想,正色道:“臣以为,陛下应当为大将军他加官进爵,重重的封赏于他,以厚恩相待。方才能平息大将军的愤怒。” 加官进爵? “朕已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更封他为县侯,已是位极人臣,还能再怎么给他加官进爵?”刘协皱着眉头道。 董昭清了清嗓,高声道:“臣以为。陛下当加封大将军为国公,方以表彰大将军的功绩,安抚其心,更能体现出陛下赏罚分明。” 加封国公! 此言一出,大殿之,顿时又是一片哗然。 钟繇等袁方一系的大臣们。纷纷附合董昭进言,劝说天加封袁方为国公。 那董承却急道:“陛下,袁方身为异姓,焉能封国公,这可是自光武以来,都没有的先例啊。” 国公国公。一国之公,位虽低于郡王一等,但同样拥有着建国称公的权力。 汉以郡国并行,例如那北海国,名义上就是郡王的封国,而自光武以来,能有封国者。只有刘姓诸王。 而当年王莽代汉,正是先从加封国公开始,故自光武兴以来,异姓封国公就成了一个不成的禁忌,两百余年来,更没有一人被封国公,哪怕是那些权倾天下的外戚。 刘协眉心凝成了一个“川”,忧色更重,显然董昭的进言,也触碰到了他的禁忌。 董昭却正色道:“此一时彼一时。方今天下大乱,若还因循守旧,只会寒了臣之心。陛下若还不舍得一个国公的封号,到时大将军兵临城下之时,只怕就后悔莫及了。” 董昭这是在委婉的“威胁”。逼迫刘协屈服。 刘协身形一颤,眉宇间,立时闪过一丝惧色。 他回想起了当年被董卓,被李郭等西凉诸侯挟持,连吃饭喝水都被监视,丝毫没有尊严的日。 今若袁方一怒之下,攻破了洛阳,只怕他就又要重温那般暗无天日的苦难。 现在,他若应了董昭所请,虽然心里边不舒服,但到底在这洛阳城,一切还都是他说了算,至少他还保存着帝王的尊严。 沉吟许久,刘协长叹了一声,无奈的一摆手:“罢了,拟旨,就封他为国公吧。” …… 两天后,董昭携着圣旨,来到了黄河北岸的袁方大营。 军大帐,董昭当着谋臣武将的面,向袁方宣读了天之旨,正式加封袁方为齐公。 这圣旨一宣读完毕,大帐之,顿时沸腾了。 袁方进封国公,这意味着能建国称公,意味着他们这些誓死追随的谋臣武将,水涨船高,也能在袁方的封国之,谋取爵位食邑。 官位可以因年龄而卸任,爵位和食邑,却能孙孙,世代的传下去,世代造福孙。 这些当世豪杰们,之所以追随袁方,当然是为袁方的气度和实力折服,但凭心而论,谁又不想跟着袁方,搏一个荣华富贵,封侯拜相。 今日,天这道圣旨,意味着他们离,又迈近了一步。 而袁方封国公的消息,很快也遍传全营,七万将士无不欣喜万分,整个大营都为之沸腾。 将士们都知道,他们的主公进封国公,将官们可以封官进爵,他们这些小卒,必也可以获得赏赐,谁人能不欢欣。 “齐公,这个‘齐’字的封号,可算公仁你有心了。”袁方亦面带欣慰道。 董昭笑道:“国公崛起于青州,而青州又属齐地,以齐为国号,对国公来说,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故昭便自作主张,为国公请得了这齐公的封号。” 袁方微微点头,以示满意,却又道:“天恐怕也是畏于我军势,所以才割rou封了我作齐公,你觉得,我应该就此罢休吗?” “当然不能。”董昭连连摇头,“天加封国公为齐公,只是迫于无奈,要知道,咱们这位天,那可不是省油的灯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