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40 我们领证去 (第1/4页)
确定好《我的世界》的诸多设定后,荀郁立即让人开始游戏制作。 因为游戏里的场景都是由方块组成的,可以省去许多诸如画图、建模之类的繁琐工作。 荀郁可以让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游戏的诸多细节设计上。 不过即便如此,《我的世界》的制作周期也不会太长,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就能完工。 这个时间对于一款vr游戏来说,无疑又刷新了一次纪录。 而上一款用时短还颇受玩家喜爱的还是荀郁拿出来的《糖豆人》。 在星煌研究室中,荀郁正躺在vr游戏仓里测试着《我的世界》。 游戏当然还没有做完,不过一些基本的功能倒是可以先试玩一下。 荀郁开着创造模式,手中拿着一块正方形的方块在搭建着一座房子。 本来他只是想随便搭一座房子就行,但是搭着搭着,强迫症还有追求完美是席卷而来。 等到他回过神来,他面前已经出现一座两层楼高的小木屋。 小木屋里的装饰、家具等也都是木头材质的,蓝色、黄色的灯光出现在最为合适的地方。 让人一进入小木屋就有一股温馨的感觉。 对于自己这个“随手”的作品,荀郁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过在建造的过程中,还是有些东西让他微微有点皱眉。 比如手感,他在搭建木屋的过程中,虽然只是把方块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但是在两个方块结合的时候,是一点反馈都没有。 就好像两团有颜色跟形状的空气黏在一起。 有的人搭积木时,满足感除了让零零散散的零件组合成一件工艺品外。 还有积木结合在一起时,发出的那一声“卡哒”声,还有反馈的手感等。 特别是当两块积木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时,能够治愈不少强迫症患者。 既然《我的世界》是一款搭积木游戏,那么这个爽点肯定是不能放弃的。 还有就是方块的触感,他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用过不少材质的方块。 木头、大理石、玻璃等,但全部都是相同的触感。 如果是3d游戏也就算了,反正玩家都是用鼠标、键盘或者手柄在玩。 他们对触感没有啥要求。 但是作为一款vr游戏,触感这一块是绝对不能松懈的。 还有其他的反馈也是一样。 《我的世界》中玩家虽然可以徒手撸树,但是用手撸树跟用工具砍树反馈肯定会不同。 而玩家最喜欢的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哪怕游戏提示说斧头可以提高砍树的效率。 但只要游戏足够自由,玩家肯定会用剑,或者是其他工具试试砍树的效果。 部分沙凋玩家说不定还会骑着猪撞树上,他撞到猪上,看看能不能把树撞倒。 《我的世界》恰好就是一款高自由度的游戏,荀郁想到的这些saocao作在游戏里面都能实现。 如果说所有的saocao作反馈都一样,玩家即便不多说什么,多少也会觉得有点失望。 不同的道具砍在相同的东西上反馈不同。 那么相同的道具砍在不同的东西上反馈也要做出区分。 总不能说用手撸树是一个手感,用手撸羊毛也是一个手感吧! 同理,一把剑砍在骷髅兵身上的反馈,跟砍在蜘蛛身上肯定会不一样吧! 身为s级游戏设计师,任何会影响到玩家游戏体验的因素,都必须扼杀在摇篮里。 除了这些细节的设定外,荀郁觉得在各个模式不仅要丰富玩法,还要提前设下规矩。 比如单人模式,玩家有生存、冒险还有创造三大玩法。 生存模式下,玩家会随机出现在大地图的某一个地方。 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建造家园,并且存活下去。 就跟荀郁当年拿出来的《饥荒》一样,玩家只有活得越久,才能解锁更多的东西。 在生存的同时,玩家还能进行各种探索,享受从无到有的过程。 冒险模式玩家的出生点是固定的,并且规则也会更加的多。 比如砍树只能斧头,挖坑必须用镐子等,而在生存模式中,玩家徒手就能把树给撸了。 至于创造模式,玩家就是上帝,东西随便造。 在单机模式中,由于只有玩家一个人在玩,想怎么样都行,开修改器都没人管。 不过在联机模式中,规则也必须相应地增加。 因为联机模式中玩家的数量比较多,有些玩家是亲朋好友一起玩,问题还不是很大。 但有的玩家联机时,进入他的世界都是其他的玩家,那么就保不齐会出现什么事情了。 比如玩家在聊天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什么低俗或者不愉快的交流等。 这点倒是好解决,让贾维斯弄个分身进行监督就行,游戏环境不会差到哪里去。 同时还会加入举报功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