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小生意 (第1/2页)
港岛的夏天酷热难挡,林阳的心情比较烦躁。 好世界集团公司、港岛电灯公司虽然被拿下,但是,两个公司的管理层,却需要重新做一番调整。 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林阳也不能马上大刀阔斧的施行。 “咱们这是花钱买来了一堆麻烦?” 林阳这算是在自我吐槽。 “做生意就是一件辛苦事,可不像是拍电影那样,错了还可以重新拍摄,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关佳蕙的话林阳当然是深有体会,他重生之前就做过生意,其中的艰辛真的是一言难尽。 “小蕙,辛苦你了,你看看,我又弄来了两家公司,你就多费心一些吧?” “林阳,你想把我给累死啊?” 关佳蕙笑嘻嘻地撒娇。 “那可不行,小蕙,你也要要注意选择一些合适的管理人才,让他们来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 “好,我听你的,这港岛的天气炎热,走、我带你去喝凉茶、消暑?” 关佳蕙的提议让林阳心里一动。 “小蕙,你还记得吗?前几年,我让你打听港岛这边王老吉凉茶的事?” “当然记得了,我去找过王玉康,可是,他觉得这是祖传的东西,卖了有些舍不得,后来没有问他了?” “小蕙,咱们现在去看看?顺便也品尝一下他家的凉茶?” “林阳,你觉得这凉茶有利可图?” “小蕙,我想试一试?” 当着关佳蕙的面,林阳不能说这东西,几十年以后会火遍大江南北。 在去王老吉店铺的路上,关佳蕙也说了说港岛凉茶的一些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港人热衷于喝凉茶,凉茶铺一度成行成市。 著名的凉茶铺有单眼老、双葫芦、廿四味、双鲤鱼、王老吉、万家堂、回春堂等几十家老字号。 但是,由于新型饮料的不断发展,凉茶的市场越来越不好过了。 “目前,除了王老吉凉茶半死不活的开着,其他家的凉茶基本上都关门大吉了,估计,也用不了几年就歇菜?” “小蕙,为什么?” “商场如战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句话用在,王老吉凉茶的当家人王玉康身上,是最合适了?” 林阳听关佳蕙是话里有话。 “小蕙,你说的这个王玉康有故事啊?” “王玉康的凉茶生意颠峰时期,在港岛开了6、7家店,还把凉茶卖到了东南亚、美国、欧洲。” “可是,因为被人骗去巨款,以至凉茶的生意一落千丈。” “小蕙,他干什么了会被别人骗钱?”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酒宴上,他认识了一个姓丁的男人,此人从事投递性的斯货炒卖……” 关佳蕙述说着王玉康的经历,林阳听的是连连感叹。 从凉茶到炒卖斯货,这本身就是隔行如隔山,王玉康也算是胆大包天了。 当时,港岛的投资风气尚未普及,投资工具不多,并没有期货市场。 所谓的期贷炒卖,就是一些货品预斯上升时,便以订金买下该商品,然后在收货后沽出。 王玉康被这种炒卖赚钱的方法深深吸引,初时以5万元与该人合股,不到一天便赚了3万元,较之售卖凉茶之利润,实有天壤之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