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音乐产业布局 (第2/2页)
> 关于版权,陆远联系过唱片公司,华纳、百代、滚石、环球四大唱片公司的报价只有一百万/年。 这是全体歌手的打包价,并且还有谈判的空间。 之所以这么低,主要是因为线上平台几乎很少会购买版权,像QQ音乐、酷我、库狗等头部线上平台,只会象征性的给点钱。 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虽然这笔授权费很低,但唱片公司那是来者不拒,只要愿意给钱,大家都是好朋友。 高低无所谓。 毕竟,人家不付钱,唱片公司也没有办法。 你去告? 又不是我平台上传的音乐,那是用户行为。 这种现象直到15年,才有本质的改变。 15年7月,版权局颁布‘最严版权令’,要求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否则,从严查处。 自此,版权费用一路水涨船高,QQ音乐、阿狸、千度、网谊纷纷下场,开始了代理版权抢购大战。 从15年开始,奶茶伦八百多首歌的授权费,一路从870万,涨到了1818万。 到了20年,购买奶茶伦三年版权,QQ音乐花了5.7亿。
而这,只是一个歌手的。 虾米音乐与华研唱片签约独家版权,15年费用是2000万/年,到了18年,网易云以五亿的天价,抢走了独家授权。 17年,藤讯更是耗资3.5亿美刀 1亿美刀股权,获取了环球音乐旗下三年独家版权。 简而言之,音乐版权涨价的幅度,不亚于视频版权。 陆远涉足音乐平台,肯定不是为了囤积版权。 格局小了。 库狗音乐只是他的首要收购目标,他不追求百分百控股,那不现实,且不说库狗音乐的创始人愿不愿意。 库狗背后的国资股东就不会同意。 他只要控股超过51%就够了,剩下的事,慢慢追加投入,慢慢稀释其他人的股份。 愿意跟着上车的,带你吃rou,不愿意,顶多留口汤。 陆老板要将库狗音乐打造成华夏版的spotify,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他还入股了一家智能音乐数字应用平台EchoNest。 这家公司很‘冷门’,是一家08年刚成立的公司。 但投资这家公司却花了不少钱。 上个月,星海基金跟EchoNest的CEO吉姆达成了协议,投资1000万美刀,获取33%的股权。 是的。 1000万美刀,只有33%的股权,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估值比库狗更高。 其实,EchoNest在业内很有名气,它是一家专注做音乐推荐算法的公司。 后世每个音乐软件都能见到的每日推荐、猜喜欢等推荐模式,最初就是这家公司做的。 可以将它理解为音乐领域的‘今日头条’,不过EchoNest并没有自己的音乐播放平台,它只是算法提供服务商。 入股EchoNest是陆老板音乐版图的重要一步。 免费收听 广告 算法推荐 高音质音源 正版授权,这一套组合拳是转化付费用户的重要法宝。 同时,它也是出海的关键。 ―――――――― (PS:吐槽,哄抬版权费用,完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的,那些平台,不干人事,先烧钱,然后垄断赚钱,企鹅最终还是没干成,21年,市场监管总局责令企鹅放弃独家版权,高预付金,敲碎了版权堡垒。 结果一地鸡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