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3章 上市!上市! (第1/2页)
第496章上市!上市! 很快。 时间来到九月底,国庆放假前夕,星辰传媒十月上市的消息,一度横扫金融圈、影视圈、娱乐圈,乃至八卦圈、饭圈。 创办于2007年的星辰传媒,历经五年发展,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国产影视记录。 电视剧、电影,两开花。 旗下签约艺人,陆续走红,根据星辰传媒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外界终于揭开了星辰传媒的神秘面纱。 利润率惊人! 财务状况合理。 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以及版权衍生收益。 其中,电影票房收益是最核心,也是占比最高的一项业务。 反倒是艺人经纪这一块,占比份额并不高,仅有百分之十几。 艺人经纪收入占比低,并不意味着艺人经纪收入少。 当然。 电影市场越火热,院线收入越高。 华艺上市那会,营业收入架构很不健康。 高管、导演、编剧、制片人、明星、员工,都持有不等的公司股份。 这样的股份比例,不像是一家影视公司。 尤其是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各路资本先后涌入影视圈,既是迎合大方向,也是为了拓展企业版图。 倘若星辰传媒转向不及时,哪一天星辰传媒在影视市场栽了一个大跟头,那一天就是股价崩盘的开始。 然而,如果星辰传媒无法尽快调整营收架构,资本市场不会太看好。 编剧、制片人、员工很少出现在股东名单。 主要是影视收入太高,变相挤占了份额。 前提是架构不变的情况。 虽然星辰传媒暂时还没有大亏过,但没有人能够一直赢下去,短期内,星辰传媒的股价,肯定会迎来一轮暴涨。 不过,星辰传媒背后也有隐忧。 电影是一种不可控的投资标的,上一部大赚,下一部爆亏。 成也明星股东,败也明星股东。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毕竟,华艺、华策、橙天、博纳等上市公司,持股股东要么是投资人,要么是元老,要么是核心导演/明星。 通过星辰传媒的财务数据也能看出,星辰传媒跟华艺不一样。 那是固定资产,投入虽然大,但通常情况下,收益也相对稳定。 反观星辰传媒,虽然也有明星股东,但明星股东不是唯一。 别忘了,星辰传媒还持有星辰院线的股份。 以阿里巴巴、企鹅、千度为首的互联网资本,正式吹响进军娱乐圈的号角。 连地产行业都有部分热钱涌入。 过度的热钱,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片酬。 演员片酬又一次迎来了涨幅。 即便是星辰传媒,也不得不调整片酬,但对比其他剧组,星辰传媒的片酬涨幅没那么多。 毕竟,星辰传媒不搞阴阳合同,也不沾洗米。 凡是星辰传媒出品的影视作品,制作成本仍然是大头,片酬基本在30%左右徘徊。 只要能演,很多演员宁愿自降片酬。 …… 10月8号。 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 这天早上,深交所门口迎来了大批大批的人流、车流。 现场至少有一百多家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