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_第二百一十五章 领袖的鼓舞,倒孙后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领袖的鼓舞,倒孙后果 (第1/2页)

    火车到了,但却不是宋复华乘坐的那列。

    直到下午两点多,在河内与法国总督秘密商谈过的宋复华才抵达了河口,进入了根据地。

    对于宋复华急于前往革命根据地,陈文强并没有强烈反对。一来是形势不同了,根据地相对稳固,革命军也能保证他的安全;二来则是从宋复华的角度出发,用实际行动来回应外界的批评和质疑。

    从一九零五年到现在,同盟会已经发动了萍浏醴、黄冈、七女湖、安庆四次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保皇党乘机批评革命党的暴力革命,尤其批评革命党领袖们,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却唆使别人在国内搞送死的暴力革命。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批评革命党领袖的“远距离革命家”作风,批评他们唆使别人送死而为自己谋取名利的作法,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其实,梁启超并不是针对复兴会,他的主要目标是同盟会。但这种对暴力革命的批评,不可避免地牵扯到了复兴会,牵扯到了宋复华。

    为了反击对“远距离革命家”的讥讽和批评,也为了挽回此等言论在海外造成的不利影响,宋复华急于赶赴国内,投身到革命第一线的心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包装、打造、宣传这一系列手段所形成的明星效应已经足够了。大革命家、革命领袖的名头随着复兴会的强大,以及起事后的不断胜利,已经是光辉夺目。陈文强不反对的原因,其实也觉得宋复华亲自去领导革命,将使革命军的士气更加高昂,干部们更受鼓舞,宋复华的革命形象也将更加伟岸高大。

    而且,有了无线电台。宋复华即便是在根据地,也能够不断向外发出声音,宣传革命思想和方略。

    领袖到达的消息是绝秘的,只有少数高层领导提前获知。在听取了相当人员的汇报后,会议很快便在屏边县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在西南建立根据地、经营发展等重大方略的最终确定。而大革命家宋复华亲赴国内指挥革命的消息。也通过电波传向了外界。

    相对于陈文强的沉稳机变,吴禄贞的专于军事。宋复华志向非凡、才华横溢、理论过硬,学识和口才都出类拔萃,确实是最适合在前台充任领袖的人物。而在那个时代,志气逼人、行动力更非凡的宋复华,又有复兴会之助,在革命领域的名望超过北辰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同样是口若悬河,同样是听众掌声如潮、欢声雷动,最后的比较便是实际的结果,以及背后的势力强弱了。这一点。宋复华是稳cao胜券的。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中国的土地上这块我们的祖先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我们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的民族自从鸦x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的尊严你们告诉我,你们是去做一个自由的斗士。还是一个奴隶”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那就是尊严只要在中国的上空一日还飘扬着外国的国旗,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只要那些列强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我们地尊严就不存在只要我们的国家积弱不堪。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只要其他国家的人,在聊天的时候说到中国这个字眼的时候会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

    “而一个只懂得屈辱丧权的政府。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政府当我们地尊严、领土、生存地空间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地政府,我们是不需要的我们要抛弃它,要推翻它”

    “我很骄傲,在你们这些人中。这样没有骨头的人,少之又少我的面前,是无数个留着千年不屈血液的勇士这血液。曾经在我们祖先的血管里面流淌过。现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汩汩奔涌,你们告诉我。你们愿意它冷却吗”

    “共同的理想使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会为这理想流尽我们的最后一滴血在今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拯救我们的祖国,只有这理想拿起枪,带领着我们的同胞们高举着那面自由的大旗英勇杀敌假如你们期望战斗,那就去战斗吧然后我就能够看到中国是四万万五千万奴隶还是四万万五千万坚贞不屈的华夏儿女”

    “现在,我,宋复华,将与你们并肩作战,将举着属于我们的大旗冲在最前方哪怕是战死,我也会微笑而逝我会见到那些曾为华夏流血牺牲的祖先们,我可以昂着头颅走到他们跟前,我可以骄傲地对他们说:我,你的子孙,没有给你丢脸,我为伟大的中国的复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是的,我们将为建立一个新的、公平的政府而战我们为人人平等而战为那些奴役我们的人滚出中国的土地而战为我们的尊严而战为我们的理想而战为解放这个国家而战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骄傲地宣传:我们是从来不屈服的中国人而战”

    会议之前的陈述、感谢,是演讲吗,应该是。但宋复华所说的,和他内心高度统一,是在释放他的思想的感情,一点也不显得做作,没有丝毫的虚假,更真实更让人情绪高涨。

    有道是: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历史上许多政治人物都是靠演讲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的。宋复华不是最优秀的,但他确实是位在舞台上激情四射、光芒万丈的一流演讲家。

    而这番激昂的话语不仅使眼前的人们热血沸腾、激动难抑,更将通过电波,传到四面八方,在报纸媒体上登载。鼓舞起无数不甘为奴的国人,号召起无数奋起而战的勇士。

    铁血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