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水棺湿尸 (第2/2页)
为了考验这个人的? 李蛰弦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否则方才不会出现驷马拉车,古籍中有言,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至少是迎接诸侯之礼,如此礼遇,难道不是等待后世之人么,至于为何等待就不得而知了!说到这里,李蛰弦不禁看向了项烨,此处诸人中,若会知道原因的,就只有项烨了,因为是他带领众人找到当初下墓的位置的。 项烨见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自己,顿时尴尬的一笑,说道:这个我怎么会知道了,之前也跟你们说过了,老祖宗只走到了第三道门之前,连门都没有打开,哪里知道这里的事情! 南宫一羽显然不会这么认为,在长安侯府集结的众人之中,秦贞乃始皇后人,她定然隐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众人都这么认为的,否则王崇一不会擒走她的弟弟,而项烨作为秦贞相交莫逆之人,若是不知道这墓中之事,怕是无人相信,何况项羽还是当初先入咸阳城之人,也是毁去始皇地面陵园之人,他应该也下来过。 南宫一羽自恃身份,自然不会首先发难,但也不会坐视不理,毕竟此地危险重重,浪费时间便是增加风险,于是给宫谱云使了个眼色,宫谱云会意,顿时走上前来,双手在身前结印,使的是土系防御秘术,似乎有动手的态势,只听其说道:项兄,到这里我还叫你一声兄弟,若你当真还要当这个兄弟的话,就实话实说,我们也不是针对你,此次前来,一是为了阻止王崇一,一是为了陵墓中的冥器,只要大家都是为此,一切都好说,但若是你故意引我们前来,是想将我们困在此地的话,那你就想错了,一打七,你觉得你有胜算么?
项烨闻言苦笑一声,说道:宫兄弟,你误解了,项某绝无此意—— 话还没说完,风悠然忽然在旁打断他说道:王崇一他们人了,为何我们一路而来都没有见到他们的踪迹,他们走的是其他路,难道去的也是其他地宫吗?这里有第二座地宫? 我们倒是碰见了一个人,李蛰弦说道,是专诸盟天狼组的一个刺客,死在了护城河边,据说随行之人都陷在了咸阳迷城之中,他是唯一逃出来的一个,不过落入河中,仍然死了! 南宫一羽回想起那时的场景,专诸盟的刺客他是见到了的,然而他却并没有听他说起过城内之事,一切都是听李蛰弦说起的,虽然入城之后的事情印证了他的说法,然而他心中到底还是有些怀疑,他们这一路到底是不是真的与王崇一走的是同一条路,还是根本寻找的是不同的地宫!一切都要等待项烨的答案了!想到这里,他望向项烨,忍不住说道:还请项先生指点了,在场诸人都是有身份的,若是你占理的话,自然不会为难你的! 南宫已经以先生相称了,显然不再愿意浪费时间,若此刻他再不识时务的话,恐怕下一刻他就会亲自动手,项烨也看出了此间氛围的变化,众人已经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即使李蛰弦也似乎并不相信他了,这时他方才意识到在场之人都是剑客,既然是剑客,自然以自我为中心,以性命为大事,谁也不会让自己处在危险的边缘。 终于他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不过诸位也别误会,即便我说过了,对目前的处境而言,其实也并无帮助,只是讲古罢了! 众人说道:你只管说就是,有无帮助我们自会理清,那时也不怪罪于你就是! 项烨点了点头,于是说道:诸位都知晓自古皇帝号称为天子,其中夏商周三代之君自饶舜始,皆乃黄帝后裔,而秦乃周之诸侯,也可追史溯源至此,而黄帝乃上古天神,是以这些君主可谓名副其实的天神之子,他们经历了累世的功德善行,方为天下至尊,是以拥揽社稷、配享血食。然而汉代开国之君刘邦出身市井,并无此尊崇身份,称为天子着实不实,即便司马迁作《史记》之时,也颇为为难,只能将其定为天之降大任者。直到经历了汉代两百年文人心血,方才在左传中找到一处佐证,尧的后代中有名为刘累者,曾为夏代臣子,可为刘邦始祖,自此汉天子也有了天神血脉沿袭,至此之后,历代皇帝无不依此而行,为自己寻找天神根源,以正社稷正统,不过渐渐世人也越来越不相信这种说法了,甚至连黄帝的天神之位也怀疑起来,只承认其人帝之位,不认其神性,至于感生帝说便是后话了。 听到这里,宫谱云忍不住问道:何为感生帝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