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章 恶心死你 (第2/2页)
,别人怎么看我们? 而且最让众人感到憋屈的是人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众人会记住是他们牵头,做了表率,就是朝廷的嘉奖圣旨下来,也是他三房的荣耀。他们不是一个,即便捐得比三房多,也只是锦上添花,无济于事。何况,这各房没分家,杨氏的收入都归老夫人管,再按照各房的人数比例,每月拨给一些银钱过日子。各房的日子好不好过,看的全是陪嫁的嫁妆。 这数来数去,嫁妆最丰厚的就是三夫人。而最有钱的,除了在外做官的大房,不能算作杨氏的驸马之外,就是三房最有钱。 这事办得恶心啊! 各房在心里纷纷咒骂,却又不好发作。 人家这是好事啊,你若发作,你算什么事? 这又是一群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主。 当然,这件事里最高兴的就是李恪与张司直。 原本两人以为三夫人这时站出来是案情有变。张司直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天地良心他这几日为了杨氏这边的糟心事,真是劳心劳力,夜不能寐,头疼死了。自家公子还要跑来一通指示,并且将自己的护卫也撤换成张氏子弟。 天地良心,他真心怀念在大理寺按时上下班的好日子,至少睡眠是保证了的。 在这个地方,真是瘟神一堆,没有哪个是好糊弄的。 张司直觉得自己在这里像是个政客,倒不像个执法者了。可是,能有什么办法,自家公子和蜀王都不约而同地说:“此次入弘农,最重要的是利益最大化。” 就因为这“利益最大化”,他是绞尽脑汁都没啥把握,不过,幸亏联盟自己窝里横,帮了他一把。 可是,就在把一切理顺,开始收网的时候,这一直作壁上观的妇人跳了出来。 不过,张司直听到她要捐钱捐物给朝廷,一切的释然都放下,旋即便是高兴起来。无论三房捐什么捐多少,那一批既想要利用救灾脱罪,又不想兑现承诺的老家伙们都不得不捐。 张司直不由得认真看了看这妇人,眉目清秀,眸光安宁,捐米这件事说得也很平静。也不知是真的在谋算,还是单纯地想出风头。 他可知晓这妇人娘家可是富得流油,富人出出风头也不是没有的。 但无论如何,这一招真是好。 与张司直一样兴奋的还有李恪。 他原本以为三夫人会捐献些小银钱,没想到竟然这么大手笔,捐出这么一大堆粮食。如今,朝廷最需求的就是粮。而且,杨氏光三房就捐出这么多,后面那些老家伙商议的时候,好意思给的少吗? 一想到这些老家伙要大手笔,李恪就特别高兴。 “杨氏三房敢为表率,捐出米粮救助灾民。此事,本王必定会如实上奏朝廷,予以嘉奖。”李恪朗声说。 三夫人盈盈一拜,说:“蜀王不必劳心,此事乃我杨氏之人分内之事。所捐之米,明日就可出库装车,还请蜀王派人查收。” “三夫人深明大义,品行高洁,然馨德之事,必定要嘉奖且传颂。你杨氏三房就莫要推辞了。”李恪说。 “那民妇代表三房多谢蜀王。”三夫人又略略屈膝一拜,施施然回到了座位上。 “我们也恶心人一把?”杨王氏低声问杨舒越。 “夫人开心就好。”杨舒越回答。 “哈哈。”杨王氏掩面笑。 “各位,看到杨氏三房这般,本王非常开心,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定然会战胜困难,迎来太平盛世。”李恪慷慨激昂地说。 杨王氏却是回头瞧了瞧江承紫,低声问:“我们要不要玩?” “阿娘开心就好。”江承紫掩面笑着说。 “那好。”杨王氏笑了。 然后,杨王氏施施然站起身,表示深受三房高洁品质的感召,也要为救灾尽绵薄之力。只是六房财力单薄,只是在蜀中种植茶叶,制作新茶,又做了些设计珠钗等匠人之活,有些许银钱,因蜀中稻米甚香,于是置办了点米面,让暮云山庄的车队押运回了弘农。今番算一算,除却家庭开销,也能省下一二,便全然捐了。 “杨氏六房捐大米三十石,面粉二十石。”杨王氏朗声说。 众人一片哗然:“三十石,还是大米,这,这是——” 所有小声议论的人都没有继续说下去,没有说出这是“疯了吗”这样的话。大家都紧紧地记住:这是好事,不能捣乱。 “本王在此代表朝廷,代表天下百姓,多谢杨氏六房。”蜀王还是很公式化的感谢话语。 杨王氏笑着说:“要感谢,得要感谢我三嫂了,她让我六房茅舍顿开,头顶清明。” “你们杨氏都是这样大手笔,还谦虚,此等品质真不愧千年望族。”张司直也是笑了。 “多谢张司直夸奖。所捐献之物皆在弘农暮云山庄仓库呢,明日一早,我就派人前往暮云山庄去办手续,装车,还请张司直或者蜀王派人接洽。”杨王氏亦是盈盈一拜。 “定然。”李恪也是略略低头回礼。 各房现在内心各种咒骂,三房与六房也是一并骂了。 正在骂的当口,人家大房也出来发话了。大夫人拿着念珠也跟六房大同小异说是受了三房感召,也要节衣缩食出一份儿心力。 最后,人家大房也是大手笔捐了五十石面粉,三十石粟米。 其余各房已经没心力去咒骂了。偏生杨师道还上前,说:“作为杨氏十二房,他是不是应该也出一份儿力?” 先前就心脏都快受不了的各房,这会儿差不多都麻木了,但还是有人跳出来说:“驸马爷,你要捐,也不该在这里跟我们一并了,你得回去朝廷捐,感召一下朝廷各个大臣。” “对对对。”众人附和。 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死也不能只死我啊。 “好吧,那我就听大家的建议,回去感召一下朝廷大臣们。”杨师道耸耸肩,一脸严肃。其实,他特别想要笑。这么多年,他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好玩的事,他甚至已经想着回到朝廷做这件事恶心朝廷各大官员的情景了,那真是想想就是莫名暗爽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