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为夫挡着 (第1/2页)
李承乾苦笑,他这大唐太子是真的做得很累。 最初,他爹也不是皇帝。他年纪被祖父赐封中山郡王,跟在母亲身边学习,带着李泰那臭子,日子过得舒心惬意。虽然偶尔跟自家兄弟一起少不了被大伯父的那些孩子鄙视,欺负。 但他作为秦王府的长子,从来都是举止有度,从未让弟弟们受到什么欺侮。 谁晓得后来有了玄武门之变,风水轮流转。大伯父那五个嚣张的儿子都被杀了。 他则是直接蒙了。 虽是向来不对付,但他们死了,他还是很久缓不过来气来。 母亲瞧了他许久,缓缓地:“承乾,你不能懦弱。在你死我活的时刻,讲不得半点仁慈。此番,若非是你父亲赢了,身死的就是你们。” 承乾瞧着母亲,低声地问:“母亲,父亲成了天下的帝王,如同祖父那样。那以后,我和青雀也会像父亲和伯父那样吗?” 母亲被问得愣住了,然后忽有所悟地:“承乾,不会的。有母亲在,不会的。” “母亲。”李承乾心里很怕,扑在母亲怀里哭了。 这是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扑在母亲怀里哭泣。 几日后,母亲被封为皇后。而他顺理成章做了太子。文武百官都在恭喜他,他的舅舅也恭敬地来恭喜他,还一堆暗示的话。 他虽还年少,但听得懂舅舅的意思是长孙一族才是他的后盾,要听他的话。 他不语,长孙皇后当场斥责:“无忌,你太放肆了。你是大唐的臣子,话做事要注意分寸,为陛下分忧,手不要伸得太长。众皇子的事,你要避嫌。” 长孙无忌很恭敬地谨记皇后教诲,然后缓缓退了出去。 那是他成为太子所被上的第一课。从那刻开始,他明白成为太子,站在大唐权力的顶端。过去舒坦简单的日子注定不会再有。而那些从前温情脉脉的人或者从此就会戴上伪善的面具,或献媚,或恭顺,或包藏祸心。 从此,成为太子,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天下最孤寂最无情的人。 他每次看到父亲站立的身影,就觉得那天子之位真是天下最辛苦最孤寂最无情的位置。 “人不狠,站不稳。”这是一直低调沉默寡言的李恪在他成为太子之后,对他的第一句话。 他非常讶异地看着他,很疑惑地问:“其实,我母亲没有成为皇后之前,据闻父皇想立你的母亲为后。那样,你其实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 李恪很严肃地:“我母亲不成。第一,她性子寡淡,不喜热闹;第二,她身份不好,毕竟是前朝公主;第三,她没有强大外戚与贤德的口碑。” 李承乾苦笑:“我母亲是贤德典范,父皇将她当作大臣,哪里当作了妻?” 李恪默然无语,对于皇后与皇帝夫妇的事,莫他是庶出的皇子,就算是嫡出的皇子也不能妄加评论。 李承乾也明白这一点,便:“可你比我更适合太子之位。” 李恪摇摇头,道:“我不适合。我心与志皆不在此。” “那你的志向是什么?”李承乾好奇地问。 他一直觉得这个弟弟自从两岁那一年落水被他救起来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变得很神秘。 落水前的他,爱哭爱闹,脾气特别不好。洛水好起来后,他就非常安静,对他这个兄长也非常和善客气。每次大伯父的五个儿子要联手欺负他时,李恪总会站在他身边。打架什么的,绝不含糊,一直护着他这个兄长。 李承乾甚至觉得李恪比李泰这个亲弟弟对自己更好。但他就是不怎么话,也不愿与旁人亲近。因此,兄弟俩互相守护,很是默契,但在旁人看来,两人并无交情,并不亲厚。 而且,很多时候,李恪是自己一个人呆在院里,一月两月不出来,听是把自己关起来读书。 他到底要的是什么? 李承乾也曾与母亲谈过李恪,觉得他怪怪的。 长孙氏并没有回答,只是:“你是兄长,护着弟弟们就好。” 李承乾应了声,却还是很好奇李恪到底要什么,是个怎样的人。 今日,他忽然来对他“人不狠,站不稳”,他便藉由此时,问他的志向。 “志向?”李恪蹙了眉,想了想,,“仙女的事,你都听了吧?” “啊?梦中仙女?”李承乾忙问。对于传言他梦中遇仙这种事,他是将信将疑的。 “嗯,梦中仙女。”李恪很笃定地点头,“我这一生的志向就是找到她的转世,与她共度这一生,儿孙满堂,白首不离。” 李承乾看到一直不苟言笑的李恪居然面带笑容。 “这就是你的志向?可你看那么多兵法。”李承乾不解地问。 “大兄。从前在太原,堂兄弟们欺负咱们,我们若是没点功夫,不得被欺负死呀。”李恪。 李承乾想了想,点点头道:“你得很有道理。” “大兄,你一定要好好做太子,护着弟弟们,不受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