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摊牌 (第2/2页)
弹压还是坐视不理,结果一阵犹豫不决之后,宫中便来消息了。 纪纲突然意识到,自己办事不利,只怕这一次入宫少不得要受责了,于是忍不住问一句:“公公,陛下那边……” 这太监冷着脸呵斥道:“站着就是,陛下有口谕,不要多问。” 平时纪纲好歹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哪个太监对着他不给他一点笑脸?可是今日……他已经感到事出非常了。 …………………………………………………………………………………………………………………………………………………………………… 奉天殿内,朱棣冕服正冠,高坐御案之后。 殿下则是已换了一身新衣的郝风楼,郝风楼显得老神在在,方才去见了徐皇后,郝风楼便心中大定了,事情已如他此前所料一般,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而自己从罪囚已摇身一变,成了功臣。 可见这好坏不过是一线之间,而自己的这一场豪赌显然押对了宝,只是接下来如何发展,却已不是郝风楼所能掌控。 因为坐在金殿之上,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才是一切的主宰,清流们自诩公义却是不知,他们那可笑的公义,在皇帝老子的面前一钱不值。 外头有小内官碎步进来,禀告道:“陛下,大臣们到了。” 朱棣抚案,淡淡然道:“宣!” 于是乎,大臣们鱼贯而入。进来的,大多都是陌生人,至少朱棣没有多少的印象,这印证了他的猜测,除了不知名的清流,真正主政一方的人物是不会趟这趟浑水的。 只是朱棣看到了胡广,顿时双眉一挑,他没有想到,胡广居然也来了。按理来说,胡广身为文渊阁侍讲,实在不该出现在这个场合。 朱棣不由冷笑。 紧接着众人行礼,三呼万岁。 当这些人进来的时候,看到焕然一新的郝风楼,许多人已经怒火冲天,可是他们只能暂且忍耐。 等到朱棣道了一句:“尔等今日滋事午门,所为何事。” 这番话很不客气,直接定性滋事二字,可大可小、可轻可重。 一个御使已是急不可耐地站出来,愤慨地道:“微臣只是想问,郝风楼罪大恶极,为何赦免?大理寺卿闫恒秉公而断,为何……为何……” 后头的话,他一时语塞,因为羞辱闫恒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子。 这个御使,显然还保持着最后一丝的理智。 不过此时,殿中立即炸开了锅,或许他们以为法不责众,既然已经有人率先发言,做了出头鸟,自己还忌讳什么? “柳大人所言甚是,郝风楼犯的乃是滔天大罪,岂可说赦免便赦免,此例一开,则贻害无穷。” “陛下岂可因私废公,陛下乃是天下人的父母,郝风楼虽是宫中义子,可是天下万民就不是陛下的子女吗?” “这样只会骄纵jianian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许多话,不客气地发泄出来。 这件事从一开始到现在,实在太过让人失望,他们没有等到郝风楼罪有应得,等到的却是人家鲜衣怒马,好不自在。 有人流涕痛哭,跪倒在地道:“陛下,不可如此啊,还望陛下悬崖勒马,以家国为念。” 朱棣一直保持着冷静,他的目光,其实一直都在殿中并没有发言的胡广身上。 胡广这个人和朱棣也算是老相识,平日里,隔三差五要君臣奏对,而如今,胡广也站在了朱棣的对立面,这非但没有让朱棣露出沮丧之色,反而显得极为冷静。 待大家闹够了,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朱棣才耐着性子道:“胡爱卿,为何踟躇不语?” 对胡广,朱棣还是保留着最后一点尊重,没有称其为尔。 胡广出来,跪倒在地道:“微臣只是心中沉痛,痛心我大明jianian贼当道,却可以罔顾法纪,痛惜君子盈朝,陛下却罔顾君子,而亲信jianian佞。陛下乃是圣君,允文允武,何故因一个小小郝风楼而惹来这朝野动荡,滋生出民怨。事情的轻重,微臣不想赘言,只是恳请陛下能够从善如流,秉公而断。” …………………………………………………………………………………………………………………………………………………………………… 第一章送到,从27名跌落到了29,一晚上的功夫就落后了,大神们都给力啊,老虎没啥说的,二更、三更会尽快送上,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