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在北_第八十五章 朝堂(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朝堂(上) (第2/2页)

好让他们愿意相信以自己名义开出的期望他们在京郡陈兵五千力保歌轩的条件。

    但那之后,皇储送是送回去了,大天却迟迟没有动静。

    歌轩说这是时候未到,对方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在静观其变。

    但是世事难料,没想到出了伤狂身份败露的事,帝君真的革了歌轩的职位。如此一来就阴差阳错地证实了歌轩对那大天使臣乌运浩所说的话,他的地位需要外来的力量保住。

    对方定是后悔没有早点相信歌轩,这次才会如此兴师动众地要保歌轩罢?

    “帝君,依微臣之见,应该召歌轩回京斩首示众,让人都瞧瞧,这就是叛国的下场!”一个武官虎视眈眈地说。

    帝君眉头一跳,没有反驳,但也不会答应。斩首歌轩?笑话!歌轩可是帝君的挚友。

    “不可,大天的实力我们都是清楚的,北国如今劫难过去与否尚还不知,万一激怒大天,战事一起,你说,黎民百姓岂非又要受苦,北国如何应对?”一个文官站出来反驳道。

    武官眉头一挑,怒气冲冲道:“什么啊!难不成让那个叛国贼当丞相不成?传出去还不被人笑死!咱们北国的人以后怎么在大天人面前抬起头来!”

    文官本就文弱,也没什么更好的主意,被那武官这么一吼,顿时哑口无言了,但还是不甘心地把眼睛瞥向一边。

    武官气焰大涨,站出来对帝君一行礼,“帝君,快下令吧。微臣愿意亲自去抓那叛国贼回来。”

    帝君眉头微蹙,环视一圈,见百官不是若有所思就是陷入两难没有主见,一时间有些为难,也感到几分悲凉,想自己和歌轩一起风风雨雨十几年,为了北国付出了多少心血,但如今却没人懂得自己想护歌轩的心意,更没人愿意为歌轩说一句话。

    正悲凉之间,帝君忽然看见武官队伍后有个人时不时偷偷抬眼看他,似乎有话想说。虽然百官穿得都一样,又低着头,但帝君仍是一眼认出了那人,他是负责监视防御嵇康的从五品兵部侍郎石建安,做事认真,观点新颖,最重要的是,从他当初在朝堂上特别介绍伤狂的出身就能看得出,这个人是有怜悯心肠的。

    “建安。”帝君唤道。

    百官一怔,不知帝君在唤谁。

    谁是建安?

    末尾的石建安身子一颤,激荡地吸了口气,扶正官帽,在百官们诧异的目光中走到最前端,那副感动又激动的模样实在滑稽,让百官们不禁嗤笑他的大惊小怪。

    其实石建安如此激动是因为他的名唤作康,一般帝君称臣子只叫名,从来也是叫他石康或者石爱卿,更或者什么也不叫,像这样叫他的字还是头一次,而且是在这个高手云集的朝堂上。

    能进宣政殿的至少也是从五品的官级,所以他刚刚及格的兵部侍郎在这里不过是个小角色,所以刚才帝君唤他字的时候,百官都不认识他。

    这绝对是意义非凡的时刻。

    石建安站定,又深吸几口气,完全忘记了要行礼。

    “建安!”陈唐武儿的位置正好在石康的斜后方,暗暗提醒着他。

    石康立即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行礼道:“帝君万年!”

    “嗯,你对刚才李爱卿的话可有什么见解?”帝君压着自己期待的情绪,平淡无奇地问着。

    石康皱起眉,欲言又止,与他刚才在队伍后的神情如出一辙。

    帝君看他一言,鼓励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孤想听听你对这事的看法。”

    石康心中又起波澜,一咬牙,决定什么都不管,先说出来在说!

    只听他郑重道:“那臣就斗胆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目不斜视,分析道:“首先,帝君曾预言的千河水患之劫的结果并不明朗,臣不建议在这个时候赌上北国的运数。”

    众人皆是点头深思,不过也有人觉得他是剽窃刚才文官的话,不屑一顾。

    石康却不管这些,继续说:“再说我北国实力如何大天是知道的,要真打起来,输赢其实是对半的。但他们还是如此兴师动众的陈兵了,要说他们没有什么凭仗,臣是不信的。但他们的依仗是什么呢?建安不知。想必在朝的百官们也无人所知。”

    石康故意停顿一下,余光扫了眼百官,脸色都是极难看的绿色,石康继续说道:“所以臣不建议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做出任何表示宣战的举动。”

    众人又是一阵点头称是,但仍有一些激进派不为所动,觉得他越看也越像卖国贼。

    帝君盯着他,“还有吗。”

    石康微微又作一揖,“回帝君,对于不宜和大天开战,臣还有一点考量。”

    “嗯。”

    “嵇康!嵇康的二王爷荡平嵇康南部的夷族,彻底完成了嵇康对疆南地界的一统,而且此次嵇康十一王爷继位……”

    “你说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