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1幅着名中国书画赏析 (第2/4页)
想,随顺於众生。”此联为李叔同出家后的典型书体。圆润含蓄的线条,疏朗瘦长的结体,稚拙中带些赢弱,蕴藉和谐、兼疏淡远,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境界。 23、张大千《赏荷图》 【赏析】 张大千画荷画得出色,得益于他爱荷、养荷、赏荷。他画的钩金荷花富丽堂皇,没骨荷花清娇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他画的荷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世人誉称为“大千荷”,画出了荷花的神韵。 24、八大山人作品 【赏析】 八大山人笔下的动物形象怪异夸张,丑中见美,常常是白眼朝天,给人一种冷漠和孤傲的感觉,表达出一个流亡贵族对清朝统治者的鄙夷和不满,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几乎成了八大山人作品最鲜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 25、林风眠《双栖》 【赏析】 此幅《双栖》可以看出林风眠明显的调和中西的努力。枝丫的交错盘结、心形叶和紫色花的分布及其颜色的浓淡变化、光影的效果,更多体现的是西画的艺术语言模式;但枝叶间有意无意的留白,却又标示了林风眠在吸收中国传统画的艺术手段。 26、陈之佛《春江水暖》 【赏析】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27、唐寅《古槎鹳鹆图》 【赏析】 画中以大笔没骨涂染,塑造了一只栖息枝头、昂首鸣春的鹤鹆的优美形象,神态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树身以飞白写出,盘藤则用水墨阔笔。画面错落有致,神韵飞扬,为唐伯虎传世之精品。 28、陈逸飞油画《运河人家》 【赏析】 陈逸飞运用他擅长的细腻浑厚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场景—日暮归渡的渔船上一家三口,临岸的民居在精心摹画下泛着水乡特有的润泽,白墙、黑瓦、石阶,与前景中的渔家人物融合无隙。尽管是写实的,陈逸飞依然赋予了这个平凡的瞬间以诗性的节律。作于1984年。 29、明祝允明草书《云江记》 【赏析】 祝枝山的书法面目多变,每卷有每卷的情致风规,如这卷草书,以硬毫小笔书就,笔画瘦劲而婉约,纵横挥洒,满纸云烟,偏多怀素遗意。起首标题字字连属,三字仅两笔书就。 30、丰子恺漫画《KISS》 【赏析】 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评价丰先生的画:“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你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是对丰子恺先生漫画艺术成就的概括与总结。 31、吴冠中《红屋图》镜心 【赏析】 吴冠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形式美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美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韵”新体系。其风格越成熟,抽象化倾向越突出,有的作品甚至成为一堆墨线和彩点的交织,飞舞跳动,构成节奏、韵律和诗意。 32、明文征明《冰姿倩影图》 【赏析】 文征明的这幅墨梅作品古朴质拙,韵高神清。枝干以墨笔直写,浓墨点染。梅花圈笔成瓣,墨点花心。以朗朗清气、疏影暗香,衬出梅的铮铮傲骨。是他的传世国画精品。 33、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共含16幅图画 【赏析】 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因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璧画风深受皇帝器重。 34、康熙遗诏 【赏析】 《康熙皇帝遗诏》是史学界研究康熙死后雍正皇帝即位之谜的重要实物,长期被支持“雍正合法继位说”的学者作为证据列举。这份《遗诏》史学界争论颇多。支持雍正皇帝即位的史学家认为这是康熙钦定遗诏,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根据康熙五十六年的遗诏修改而成。 真迹现存于第一历史档案馆。“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他勤于政务,整顿改革,为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5、林风眠《菊花》 【赏析】 以近乎墨黑的背景来突显菊花,首先打破向来讲究留白的文人诗画传统,林风眠在此采用了“计黑当白”的原则,在黑色背景中刻画出白色的菊花与花瓶,观者除了明亮的主体外,无法掌握确实的空间感,因而创造了画面幽深莫测的感觉,塑造出深沉、静谧的氛围。 36、齐白石《十六应真图像》 【赏析】 这幅《十六应真图像册》的特点“以线为主,以墨为辅”,正应了齐白石先生他的一句名言:“画在似也不似之间为妙”,它的造型特点是夸张变形并且用文人画的笔墨,吸收了民间艺术原生态的鲜活的气息,用笔率真而流畅,是齐白石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37、明文征明行书 【赏析】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38、齐白石《祖国颂》 【赏析】 九十二岁高龄的白石老人精心绘制过两幅巨制,一幅为《祖国颂》,另一幅是为毛主席主席绘制的《松鹤图》,两画的构图、内容都十分接近。此画中的红日、苍松、丹顶鹤、海浪花无不栩栩如生,仍见老人笔力雄劲、功夫深厚,作品寓意深刻。 39、唐寅《墨梅》立轴 【赏析】 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其书法出自赵孟頫一体,俊迈轶群,颇具功力。 唐寅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为深刻,其有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40、吴冠中《湖畔》 【赏析】 吴冠中与他同辈的大多数艺术家有明显的不同,他属于那种难以掩抑其个性的艺术家,这种艺术家对艺术个性的张扬和艺术思想上的不安分,在给既有文化秩序频频惹出麻烦的同时,也使艺坛显出活力,促进了艺术上的推陈出新。 41、元李绗《双钩竹图》 【赏析】 此图画竹,前后左右交错,枝叶繁茂。竹叶以墨色细加渲染,表现出阴阳向背。湖石团浓淡墨晕出,玲珑多姿。构图匀称,笔法圆劲精整,设色淡雅。画家通过碎石、枯枝等周围景物的描写,更加烘托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 42、明徐渭作品 【赏析】 青藤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古朴淡雅,别有风致。他的作品不拘于物象,能抓住其神气,用秃笔铺张,势如急风骤雨。他的大写意泼墨之势,笔简意浓,形象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