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涟漪_分享:蒲公英药效与吃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享:蒲公英药效与吃法 (第2/3页)

散结的功能,可冶疗妇女乳痛水肿、咽炎、急性扁桃腺炎和其它热毒诸症。对感冒、淋病、黄疸及对肝功能失调引起的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蒲公英常被中药界誉为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的‘八大金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广谱抗菌素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蒲公英的应用范围很广,现在己用它研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等不同剂型,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性疾病达40多种。

    在开发营养保健食品的热潮中,美国科研人员对蒲公英的食用价值也作了深入研究,证实其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高50%,蛋白质含量是茄子的2倍,铁的含量几乎与菠萝相当。在日本,用蒲公英开发出一种养胃、健胃机能性饮料,十分流行。它具有咖啡风味,味道清淡可口,十分话合老人、儿童及孕妇饮用。

    目前国内己开发成功出蒲公英酱、蒲公英酒、蒲公英咖啡、蒲公英花粉、蒲公英根粉、蒲公英特种饮料等相关产品,市场上十分走俏。主料:蒲公英500克、蒜茸适量。

    调料:味精、精盐、麻油各适量。

    制作:将蒲公英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放凉水中洗净,挤干水分,切碎放盘内,撒上蒜茸、麻油、精盐、味精,拌匀即成。

    功效: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此菜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疮肿毒、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病症。

    2、蒲公英炒rou丝(蒲公英花茎炒rou丝)

    此菜用蒲公英鲜叶或花茎均可制作,花茎的食用效果更佳。

    主料:猪rou100克、蒲公英鲜叶或花茎250克。

    调料:味精、精盐、料酒、葱花、姜末、酱油、素油各适量。

    制作:将蒲公英鲜叶或花茎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沥水,切段。猪rou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同时放入碗中拌匀勾成芡汁。油锅烧热,下rou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rou熟时,投入蒲公英鲜叶或花茎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猪**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两者相配做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适用于疔毒疮肿、瘰疬目赤、便血、咳嗽、消渴、胃炎、感冒等症。

    蒲公英是我国妇孺皆知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药,又名黄花地丁,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耐涝,抗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寒性较强,平均地温达到4度就能迅速生长。蒲公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其叶的可食部分达84%,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4.8克,脂肪1.19克,碳水化合物5克,粗纤维2.1克,灰分3.1克,钙216毫克,磷39毫克,铁10.2毫克,尼克酸1.9毫克,维生素C47毫克,还有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蒲公英嫩时可凉拌和生食,是一种极好的蔬菜,根茎去皮抽芯亦可腌食,植株以富含钾而著称。

    常煲饮蒲公英水,发觉性功能突然增强,有用不尽的体力,蒲公英是否具不知道的补肾作用呢,在此提出与同仁共同探讨。

    按蒲公英属于清热解毒药,一般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炎、疔疮毒以及妇科炎症等,近来研究发现其具有治疗胃肠炎作用,配合黄连制成连蒲双清片成药疗效佳。而据美国民间使用报道,以之泡酒常饮可延年益寿。据报道,美国一101岁老妇,仍能从事劈柴等重体力活,其家庭三代人均长寿,父辈活110多岁,而儿辈均已90多岁。记者询问其秘方,谓以蒲公英根泡酒每天饮一杯,坚持天天服用故得长寿。按中医理论,肾精足则长寿,以此推理,该药是否有未知的益肾作用呢?根据化学分析,该药含肌醇、叶酸、泛酸,此三成分皆可使头发乌黑,而从中医理论来说,使人乌发的药物多具补肝肾益精血作用,此又为该药具有补肾作用的一佐证。蒲公英还具有一奇效就是可治黄疸、黑疸,此为北京叶橘泉教授治疗经验。长服此物,可消炎杀菌,防止胆结石形成。本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药具轻微腹泻作用,似可用于便秘(以胃肠湿热型为主),原有的胆囊炎经常致痛现象消失。另外,慢性咽炎、抽烟者经常饮用亦具保健作用。

    以蒲公英的使用心得可以推论,有许多中药可能具有中药学书上未述的作用。中药的应用范围应不只中药学书所述的。民间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之说,可能也是此种道理。

    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橘泉教授曾遇到一位以鲜蒲公英治愈的肝病患者,对其治疗经过感受颇深。患者为中年妇女,病由黄疸转为黑疸,面目青褐,胸满腹胀,顽固性便秘,家中贫困不堪,难以维持。他人认为,黄疸转为黑疸,已属不治之症。叶老给予免费治疗,送服几剂中药,略有好转。后嘱其家属挖取蒲公英煎汤服用(每日约90~120克),服用一月余,未花分文,竟将迁延一年零七个月的慢性肝胆病治好了。叶老感叹道:“过去我也常用蒲公英,而这次单独用其鲜草,未料竟有如此的威力,这就增加了我对中药的用法、剂量及疗效关系的新认识,使用单味药时剂量应增加。”清代《本草新编》中有言:“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蒲公英药效与吃法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多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河滩及旷野中,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分布。苏颂云:“春初生苗,叶如苦营,有细齿,中心抽一茎,茎端一花,色黄。”李时珍说:“小科布地生,断之有白汁,嫩苗可食。”《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所以,它是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良药。春天常食,可排毒养颜保健康。

    营养价值

    蒲公英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均为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鲜嫩蒲公英全草的可食部分约为84%,而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4.8g,脂肪1.1g,糖类5.0g,粗纤维2.1g,钙216.0mg,磷93.0mg,铁10.2mg,胡萝卜素7.35m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0.39mg,维生素c47.0mg,尼克酸1.9g。还富含有很强生理活性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