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2/2页)
增加额外爆发次数,但总仍然支持不了太久;如果苏仪在第四场试剑中耗尽士气,那么最后一场比赛将极其被动。 “那我便禁止双方使用利器。”苏仪道。 费庵目光一凛,他的主要防御手段都是来自于几样利器,若是被禁止使用,他就不得不用穷兵黩武来抵消苏仪的攻势。 不过他身为巅峰行人,士气量远比苏仪雄厚,因此倒也不将这个不利条件放在心上。 一声铜锣响,试剑开始。 费庵竖起剑指,抢先开口念道:“雄踞吴地……” 苏仪只听了前两个字,脑中立刻就将整首诗补完。 雄踞吴地望九州,气吐大江冲斗牛。 曹家送奉十万箭,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诗乃是奇谋“草船借箭”的口诀,在华夏后世,诸葛亮与周瑜打赌、去曹营草船借箭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在正史中,施展草船借箭计谋的人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记载:曹cao与孙权对阵于濡须口,但吴军水军强大,曹cao虽然兵多将勇,但也败了数场,不得不坚守水寨;孙权屡屡挑衅曹cao,甚至还亲自乘坐大船来到曹军水寨之前挑战,曹cao疑有伏兵,并不出击,而是下令万箭齐发。 大量的箭矢射在了孙权的船上,令其往一面倾斜,孙权便下令让船掉头,又用另一面船身吃了十数万箭矢,这才让船只恢复了平衡。 在平白缴获几十万箭矢后,孙权下令撤退;吴军的船队不仅队列整齐,而且临走时还向曹营击鼓奏乐、讽刺曹军胆小,这一番举动竟然还引动了圣道传颂奇观,形成了奇谋“草船借箭”。 曹cao见状,喟然叹息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刘景升就是刘表,乃东汉末年的荆州刺史,足下有二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 刘表病逝前,未能妥善处理刘琦与刘琮两人的继承权问题,反而被后妻迷惑而立次子刘琮为继承人,长子刘琦为求自保,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自请到江夏镇守。 刘琦一生都碌碌无为,度过了平庸的一生,而刘琮在赤壁之战前、面对曹cao的大军,没有任何抵抗就开城投降,之后的事迹再无记载,因为已无任何史学家愿意为这等庸才浪费笔墨。 刘表和孙坚同为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然而孙策与孙权,哪个不是当世俊杰?刘表的几个儿子,与孙坚的后代毫无可比性。一番对比之下,也难怪曹cao会讽刺刘表的儿子是猪狗了。 而后人也借这段历史写下了此诗,成为武庙祭文,被选为了草船借箭的发动口诀。 “‘草船借箭’奇谋的基础特效是,战斗中,每当敌人消耗士气时、自己就能恢复一定比例的士气,甚至对蛮族和海神族都有效果,看来这费庵想打持久战,我又怎能让他称心如意?”苏仪心想道。 而回忆这段历史、在脑海中策划主意,现实也只是过了一息时间而已,费庵才刚刚念完口诀的第一句。 说时迟那时快,苏仪立刻开口念道:“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口才一境“絮语连珠”的能力发动,苏仪仅用一息时间,便将这二十八字尽数念诵完毕。 练兵场中,一颗天命将星放出刺眼的光华,金蝉脱壳的力量转瞬间充满苏仪体内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刻,费庵才刚刚念出草船借箭口诀的第二句而已。 准备时间只剩最后一息。 苏仪毫不停歇,再次开口念道:“筑坛拜将威仪临,国士无双显真金。神兵宝剑一朝锈,暗渡陈仓千史吟。” 一息念毕,暗渡陈仓的将星流光闪耀,赋予苏仪狡诈欺瞒的力量。 由于障眼法的特性,苏仪不必高声念诵口诀,因此台下的众人只听到一些模糊的词语,完全无法判断苏仪在嘟囔什么,更没有发现苏仪早已掌握口才一境的事实。 暗渡陈仓口诀念罢,三息已至,苏仪拔腿冲出。 跑动间,苏仪发动穷兵黩武,自我雕像的手中,大量士气喷涌,在苏仪手中凝聚成了一杆一丈长的金色长枪! 苏仪提枪就刺向费庵的胸口。 费庵神色惊骇,完全没有料到苏仪念诵口诀的速度竟然如此神速,他才刚刚念完草船借箭的口诀,苏仪的枪尖已经距离他的胸口不到三尺! 即使费庵临时躲闪,也难免会被穷兵黩武的余波伤到手臂或肩膀,可谓是下下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