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9章 明军形势,开始扭转! (第1/2页)
马科和他的心腹们,甚至于连惨叫都没有,胸口便给爆出了一个大血洞。 然后一阵失力,没了平衡的从马上摔了下去。 直到这个时候,其它人才听到了朱子龙手上的枪响。 直到临死,马科和他的同伙们,也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余者个个魂飞魄散。他们乱成一锅粥,有人嚎叫着向后或两边逃去,有人呆若木鸡的立在当场。 一个家丁注意到马科的情况,惨声嚎叫:“马参将的头碎了。” 原来,摔下马来的马科,让后面的马儿,将他的头踏的成了碎屑。鲜血与脑汁,四下爆裂飞射。死无全尸了! 这波溃兵,眼前略略一空。 眼前,立时暴露开来了后面的,几百近千名一波后金骑兵。 这些鞑子兵,个个甲叶外露,银光闪闪。背上皆有火炎边背旗,且盔上高高红缨,竟是一色的巴牙喇兵。脸上全是杀气腾腾的样子! “巴牙喇兵”,那满语有bayara,就是蒙语的jirat,汉语意思“护卫军”“护军”。 是后金军队中精税的代名词! 当先带队者,是一名巴牙喇甲喇章京,属清国那木都鲁氏。 甲喇章京是后金的官职名称,定八旗爵名,改原来袭用明朝官名的参将、游击为甲喇章京。至清顺治四年,又改称阿达哈哈番。乾隆元年,定阿达哈哈番汉字为轻车都尉。 也就是说,现在带队的那个家伙,相当于明朝这边二品参将。 这同样也是一条大鱼! 泰乐本,那木都鲁氏。祖地珲春、绥分、长白山一带,以地为姓。 清初,各部来归,编于正白、正黄、镶红三旗。 泰乐本做为正白旗的老人,从小练习小弓短矢,是清国出名的勇士,几和鳌拜一样出名。 十五岁那年,他入选为巴牙喇兵,仅仅三年后,现在的十八岁,他就成为了甲喇章京。可为年青一代人的佼佼者。 眼前这种追击战,对泰乐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一般。 这是一种在他看来,伤亡最小,战功最大的进攻方式。 就如当年的松山之战,明军溃败后,阵亡五万余人,而清兵,只误伤八人,所以,他才会带队杀入敌阵腹地中而来。 多年来,泰乐本他都记不清楚,自己一共斩杀了多少强悍的明国勇士和将军。 就在刚才,他决心一路向前,想斩杀那个叫马科的明国参将,为大清新皇献上一份贺礼。 尽管他知道,深入敌人腹地,可能会九死一生。但是,他有多名家人都死在了明军,特别是朱家军的手中。若是不报一箭之仇,每每晚上睡觉都会在梦中,梦到家人而惊醒。 于是,一冲动,他就过来了。 他此时,左手持着正白旗巴牙喇营,甲喇章京的大纛旗,右手持着一杆长近九尺的虎枪。 一路狂杀了只少近千名明军士兵,看了看前面的中军大阵,他咬牙切齿的心想,再杀最后一条大鱼,只要把那个叫马科的明国参将杀了,自己就返回。 他身边的巴牙喇们,也大多使用虎枪,只有少部分人使用长柄挑刀。正寻思着,是不是再加快马,追上前去,突然,他的瞳孔一阵放大。 明明自己这边的箭头,没有刺中那个什么马科,对面中军的枪也停了,四下并无其它人。 突然间,前面那个马科和他的随从,竞然一个个从马上摔倒下来了,这太诡异了。 砰,砰,砰,砰! 突如其来的枪响,让泰乐本拉住了马头,看了下四周,没有人中枪倒地。好怪? 看了眼,对面的明国大阵,似乎6续在缓慢向前。 电光石火的一刹那,泰乐本不是没想过逃跑。但他心想,自己若是转身逃跑,方才追击溃兵那一幕,就要换作自己这边了。 瞧了下四周还有不少明军溃兵和民夫,泰乐本决定再利用这些溃兵一把,让他们当炮灰,冲击一下大明军阵。然后不管是跑路,还是再杀一些人,都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应对! 这么一想,泰乐本和他的人,双目利如鸷鹰,他们饱经沙场。什么场面没见过?好,就这么做! 下一秒。 泰乐本一举旗,所有巴牙喇都看着他的旗帜,他策马先行,大声吼叫:“杀光尼堪人,再聚溃兵!” 后面的巴牙喇,跟随他大吼:“杀光尼堪人!” 所谓尼堪人是满语的音意合译,以满语中意为汉族的尼堪,加汉语而成。用来称呼汉族人! 就跟明朝人称呼后金满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