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复社起风云! (第2/2页)
。 十里秦淮的“南曲”上,此时此刻,依然是一派冠盖云集、热闹非凡,你好我好,大家一起开心的景象。 其原因就是因为,走到半路的天启皇帝在大运河附近,停下来休整半个月了。 而全大明上下,各处无数皇帝冒出来作死,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他们东林党拥立新皇帝的计划,明显成功了。 于是,这帮脑残货,立刻就和平时一样,大吃大喝,然后x诗作对了。 这不,张溥、张岱、冒襄等复社名流为代表,还有南京东林党的一些前辈前来助阵。在秦淮河上设宴置酒,召开盛会!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 先后东林党,后有复社。 而复社和东林党,实则一锅蛇蝎同行。 复社的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cao”! 它的成员主要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有2255人之多,声势遍及海内。 为此招致执政大僚,温体仁等的嫉恨,又有陆文声等上疏参劾二张“倡导复社以乱天下”。 侯方域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 做为四公子之一的张溥,在江南读书人之中的号召力,自然非同凡响。一时间,通往秦淮河欢场的街巷间,来参加会议的儒服葛袍,各种文士络绎不绝。
只见,秦淮河畔处处人头攒动,艳装美女儿,倜傥读书少年,如涌如流。 丝竹管弦,乐声如缕,好一副太平盛世的安乐景象! 只是,这样真的好吗? 难道,这些人就忘记了。南京城外,仅仅隔了一条河的对岸,到处是战火连天。 而且,大明的皇帝可还没死呢。只要大军一来,所谓,城门失火,倾巢之灾下,何人可以幸免? “……唉,不知道此番景象,还能看到几时?老爷显然是支持天启正君的,这帮东林和复社贼子,拥立假帝,真是不知死活。”一个酒楼上,化了妆,扮成男人的王微和杨宛同等名妓,轻轻的自语。 自从东林党人在南京搞出这一场闹剧后,他们就让南京军队想法设法的捉拿,朱子龙在南京的名妓家属们。 可惜,她们早早的就在万里杀的保护下,化妆潜逃了。 本着,最危险的地方,反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一惊人思想。 却是,仍然在南京城四下这里住一会儿,那里住一会儿,只等待一个时机,转去他处,或者等待更好的良机。来个里应外合! ------ 古代的环境污染,果然比现代轻微得多。 尽管此时的南京城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自来水工厂和净化设备。无数人在河边生活,但秦淮河依然清澈见底,随处可见游鱼。 岸边停满各色大小不一的画舫,矗立着高低起伏的楼台歌榭。大有动人的风韵! 只是,河边有些男男之风你的先无视了,否则眼睛就要瞎了。 同性爱,自古有之。 明太祖朱元璋尽管在起初提倡***但对官员还是绝对禁止参与的。他曾发布诏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 于是,这就相当于,把官员逛妓院、**女的路子堵得死死的。从那时起,就为男男之风的兹长,起到了一个土壤生长的环境和基础。 一处街道上,朱子龙本体化装为一读书人,竞然胆大包天的潜进了南京城中。 此次,他也要来参加复社的会议,亲自探听一下这里的虚实。 等到他成功的混入其中,刚坐下时。猛然听得船娘在舱外一声娇呼:“……天如公子到了!” 少时! 一个读书人迈步走入舱中来,只见此人身材笔挺,一身锦缎长袍。气度儒雅,十分帅气! 正是江南复社四公子之首,的天如公子---张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