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冢虎 (第2/2页)
,加封蜀王,然后……” 司马懿还没说完。华歆就皱眉道:“仲达先生,现在天子已经驾崩了,我们也没拥立新天子,谈何封赏?又谈何加封?” 司马懿听到华歆的话,用力拍了一下额头,“哎哟,哎哟。你看,我这记性,诸位勿怪,诸位勿怪。” 众文官这时都看向郭嘉,都不着痕迹地摇头,因为司马懿散布谣言后。他们打心里觉得就是郭嘉留下天子的,还导致天子被杀。 要是天子还在,今日就可以按照司马懿的计策施行了,甚至是当初在许昌听了司马懿的,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了。 他们完全没想到就是因为天子,川军才没能真的攻破颖水。 司马懿见好就收,继续道:“天子驾崩。也不是没有办法,毕竟丞相也是公侯,又是一方诸侯,完全可以上表刘璋,劝他加封蜀王。” 古代分裂时期,是可以由其他诸侯劝封的,只要劝的人多,这就名正言顺。而现在曹cao是天下第二大势力,如果曹cao劝进,刘璋加封蜀候也名正言顺。 可是司马懿的话出来,立刻就有几个文官不高兴了,曹cao的地位可不比刘璋低,劝进?那不是自认矮川军一头吗?立刻就有几个人出来劝谏。 华歆道:“仲达先生,我看此举不妥。若如此,我方威仪丧尽,主公颜面何存?我看还不如我们找一位皇裔,拥立为帝之后再行加封。” 听了华歆的话。司马懿冷笑一声:“华歆大人,先不说拥立帝胄需要多少时间,就算拥立了,谁的资格高过刘璋?你这是逼刘璋称帝吗?” 司马懿并没有对华歆太客气,原因是华歆并不是真正的世族一系文官,华歆虽出身世族,但他的处事原则不是世族原则,而是私利。 也就是说华歆是一个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人,从这一点,许多世族子弟都看不起他,只是因为他确实有才华,又的确是出身名门,才对他比较恭敬。 之所以华歆许多时候都在帮世族说话,是因为世族的利益与华歆的利益吻合。
真正世族一系文官,是以陈群为首的一系,荀彧荀攸等人与曹cao家族子弟一样,属于嫡系,地位高于世族一系。 如此,司马懿不用太顾及华歆感受,而且现在是自己表明态度的时候,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对自己计策的坚定,那为了凸显自己而得罪反驳自己的人就在所难免。 而华歆听了司马懿的话,也变得有些尴尬,自己出言太快了,竟然没有仔细思索。 现在大汉天下皇室后裔多的是,虽然汉灵帝一系的没有了,但是比刘璋这个皇裔更根正苗红的大有人在。 但是说到资格,现在去其他地方找个天子回来,有刘璋称帝那么名正言顺吗? 一旦曹军找个皇裔回来拥立,那简直就是逼刘璋称帝,而且刘璋称帝更加说得过去,至少比一个旁支的新皇帝好。 到时候曹军可就大大的被动了。 华歆本意是维护曹cao的权威,华歆这样的人,迎合主上才是他的目标,所以刚才听到司马懿计策有贬低曹cao的意思,才一时失口。 这时曹cao却朗声笑道:“哈哈哈,无妨,无妨,上表就上表,难道给刘璋上一道表,还能掉块rou不成,仲达,你继续说。” 司马懿行了一礼,继续道:“上表劝进刘璋为蜀王,将关中,以及颖水以西的土地,全部承认是刘璋的土地,另外,必须恢复三小姐与刘璋的婚礼。” 司马懿说完,众人都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司马懿后来也听说了曹cao在许昌本要将曹羡嫁给刘璋,可是因为许昌陷落太快,没有成行。 而曹羡已经是曹军与川军的老问题了,当初川军攻下樊城就说嫁,曹羡逃婚了,许昌的时候说嫁,时间又来不及。 这时也应该把这个问题了解了,虽然像司马懿这种人,不会相信和亲能有多大好处,但是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好处,也应该付诸实施,更何况曹羡的事拖了这么久,是该有一个了结。 毕竟想要和平,不止是曹cao想,世族想,他司马懿个人也想。 “劝进蜀王,承认土地,和亲,恩,本相都答应了,还有什么吗?” 曹cao知道曹羡不想嫁,可是这个时候曹cao也不会考虑一个女儿的感受,另外两个嫁给刘协的女儿守寡,自己都还去看过呢。 这点屈辱,比起承认土地来说,实在不值一提,连承认土地和劝进,曹cao都能照办,嫁个女儿有什么。 “剩下还有一条。”司马懿抬头看向曹cao,突然跪了下去:“司马懿请求丞相加封王爵。” 司马懿五体投地,态度恭谨,可是满堂却大哗,人人惊呼。 曹cao皱眉道:“仲达,此刻本相加封王爵恐怕不妥吧?我们劝进了刘璋,然后自己加封王爵,岂不是触怒刘璋?这是用一个虚名,削弱了谋和的筹码啊。” 司马懿抬起头道:“非也,谋和不是求和,如果我们全是给的好处,不让刘璋知道我们战的决心,是万万不可的。 丞相加封魏王,就是告诉刘璋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只是希望和平,但是我们不害怕战争。 据我所知,川军也有顾忌,只要我们点明他们的弱势,再给他们一个停战的理由,或者说是停战的台阶,那他们如果真的愿意议和,也就议和了。 而割土劝进,下嫁三小姐,就是这个台阶,可是我们如果不给出一个敢战的信号,那川军说不定以为我们软弱,真的攻打过来了。 而且丞相若不加封王爵,就真的比刘璋低一等了,这对我军非常不利,实际上我们既然在一边议和一边备战,川军都能忍受的话,怎会忍不下一个王爵。” 曹cao听了司马懿的话,沉思良久,司马懿看着曹cao皱眉,眼角的余光却看向了荀彧荀攸叔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