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神武天皇 (第2/2页)
可是突然醒悟过来:“哎,祖爷爷,你还没说徐真……” “昭雪。”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过来拉了一把徐昭雪,低沉而严厉地道:“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你以为祖爷爷听不清你说什么吗?你知不知道这次徐真犯的什么事?那是可能给徐家带来大祸的,你还惹你祖爷爷生气。” 中年人是徐昭雪三伯。 “那叔叔他到底犯什么事了?”徐昭雪皱眉问道。她和徐真一家的关系都很好,真的不想叔叔出事。 “徐真他帮助孙权夺权,还动用了徐家家族力量,调用了徐家炼丹资源。” “什么?”三伯话音未落,徐昭雪小脸变得卡白:“叔叔。叔叔他怎么这么糊涂。” 作为徐氏家族的一员,徐昭雪对徐家族规非常清楚,无论徐昭雪在外面闯多少祸,家族都可以帮徐昭雪摆平,但是只有几条禁忌,如果徐昭雪触犯,没人能救得了她。 徐家传承千年。根深蒂固,但是在秦朝时发生过一次劫难,因为始皇帝崇尚仙术,追求长生不老。所以大量重用术士, 当时的徐家人觉得,这是一个发扬家族的好时机,所以大量徐家术士开始为朝廷效力。开始一段时间,也确实得到了很多好处。 在始皇帝的诏令下。徐家获得了数不尽的赏赐,获得了无数的特权,俨然已经高过万民包括众多朝廷大臣一等。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有利可图,除了徐家,其他术士也浑水摸鱼进入始皇帝身边,而为了获得重视,越吹越大,那些毫无本事的术士,吹嘘各种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速成办法,以至于始皇帝越来越迷信。 最后始皇帝再也不能满足徐家的按部就班,开始给徐家施加压力,要徐家的人给出修仙速成的办法。 徐家当时想过退出,但是已经晚了,徐家和朝堂牵连太深,哪是那么容易就能退出来的,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找什么仙草仙药。
但是徐家没人能找到,反而一个个要么逃走,要么失踪,要么死在海里。 随着始皇帝身体越来越不好,给徐家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终于迫使徐家先祖,也就是当时徐家的天下族长徐福,率领船队,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丹。 这次出海,不止五百童男童女,还有各种能工巧匠和其他各种人士,光是造船和提供粮食物资就花费不菲,可谓是始皇帝后期最大一笔开支。 然而始皇帝等待了一年,早已超过徐福承诺的返回日期,大海茫茫,没有一个回来的人影,秦始皇终于发现自己被骗了。 堂堂横扫六合的帝王被骗,始皇帝暴怒,大肆屠杀徐家人,凡是与徐家血脉相关的,只要发现,立斩不赦,无论是发现徐家人还是杀了徐家人,都有重赏。 徐家遭遇从未有过的浩劫,徐家人被杀了数千人,除了极少数躲进深山老林,几乎被斩尽杀绝。 要不是秦始皇突然死在沙丘,接着天下大乱,徐家或许就真的亡根灭种了。 经过这一场浩劫,在汉朝重新恢复的徐家立下族规,任何徐家人不得入仕,为诸侯官员做事,仅限于祈福和选择风水,以及婚丧嫁娶良辰吉日,而且即使这些,也只能以个人名义做,不能动用家族力量。 而干政更是禁忌中的禁忌,个人干政就已经是大忌,何况是动用家族力量,扶持一个势力崛起。 徐真这次动用了江东徐家力量,包括几十名徐家子弟,还有各种分配到江东的炼丹资源,这已经触及到徐家最严格的族规。 任何人都救不了徐真。 徐昭雪想到这里,皱紧了眉头,虽然她决定嫁给刘璋,但是从没想过自己去干涉什么川军政事,更不会去想用家族力量帮助刘璋,只是自己跟着刘璋,在生活上照顾着他就好了。 徐昭雪却没想到徐真会这样做,当初自己在江东借宿的时候,徐真还告诫自己游历天下要遵守族规,可徐真叔叔自己怎么这么糊涂。 徐昭雪突然眼睛一睁,抓住三伯的手道:“三伯,徐真叔叔肯定是因为婶婶的原因,婶婶年轻时是因为尝试徐真叔叔的丹药去世,徐真叔叔一直心存愧疚。 而婶婶是孙坚的meimei,孙权的姨妈,现在孙坚几个儿子,孙策和孙翊都死了,就剩下孙权了,还被江东世族挟持,徐真叔叔怎么看得过去,怎么能袖手旁观,这情有可原啊,三伯你求求祖爷爷,从轻发落好吗?” “昭雪,你别这么幼稚了行吗?你觉得这可能吗?何况徐真已经认罪,接受处罚,他应该为违反族规负责,否则以后谁都可以违反族规,再惹来一次徐家大祸怎么办?” 徐昭雪沉默不语,捏着衣角不再说话,向祖爷爷拜了一礼,正要去看看徐真,这是徐良开口了:“丫头,现在能救你叔叔的只有一个人。” “啊?”徐昭雪惊喜地回头,没想到徐真还有救,立刻问道:“谁啊。” 徐良缓缓抬起枯槁的手指,指着徐昭雪:“你。” “我?”徐昭雪满头雾水。 徐良看了一眼旁边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者,老者同样白发白须,却面容清阙,走出来对徐昭雪说道:“我们本来在为一件事为难,但是听说丫头你要嫁给蜀王刘璋了,或许你可以解决这件事。” “什么事?”徐昭雪问道,提到刘璋,徐昭雪心里有些忐忑,自己这还没嫁人呢,听二爷爷的口气,这是要自己去找刘璋啊。 可是,徐昭雪突然想起,自己临走的时候,那家伙还说不娶自己来着。 老者对徐昭雪道:“当年我徐家先祖徐福出海,实乃情非得已,五百童男童女,大多出自我徐家,是为了保我徐家一脉。 否则就算先祖不出海,始皇帝得不到长生不老丹,也会对我们徐家下手,先祖是担心徐家全族覆灭,所以才行此下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