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第3/4页)
即便是在有石油的土地上,想要钻出石油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你需要考虑一下开采的条件,有些地方由于开采条件恶劣,所以要么就是成本高,要么就是需要的技术条件高。在后世这当然没什么,但是在这个石油业刚刚开始发展的年代,对于一些开采条件较高的地方,难度就显得比较大了。 而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更为关键的就是… 怎么才能找到石油。 这个,才是最麻烦的… ———————————————————— 其实石油最麻烦的,是如何才能找到石油,即便是你找到了石油,那里的油究竟是多还是少。你也无法控制。 这里拿墨西哥打个比方,1867年,美国波士顿的一个船长,在墨西哥东部沿海的图斯潘买了一些地皮。在滨海的油苗附近钻了一批井。曾经在500英尺左右的深度找到了石油,建起了炼油釜。生产煤油卖给当地人。由于油井产量低,煤油收率低,非但没有赚钱,反而亏损了。这位船长因失望而自杀身亡。 同样。即便是有石油的迹象,也有可能没有石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事实上当初在墨西哥就曾经出现过两份截然不同的报道,报道的地点是一个有不少油苗的地方,可是两份截然不同的报道却也跟着出来了。 这两份报告中的其中一份,就是目前依旧在墨西哥任职的奥道尼斯做出来的。在多斯波卡斯一号井被发现前,墨西哥国家自然资源局局长曾经请两位地质家分别到坦皮科地区和“黄金带”地区去考察过。这两处都有很多油苗露头。但两个人的结论截然相反。前者就是奥道尼斯,他认为:“既然有这么多油苗露头在地表,不难想到,地下圈闭中会有大量石油”。而另一位维拉里罗却说“既然已经有这么多油苗露头。不难想像,地下的石油已经所剩无几。”气得局长当面把他们的报告撕碎。 所以,即便是有石油的迹象,也一样不能确定那里真的就有石油。 更何况,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在波斯湾居然会有大量的石油,这点只要从哪怕是已经到了1916年末,伊拉克科威特还有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这些后世有名的地方却依旧没发现石油就可以看的出来… 严绍当然敢断定那里有石油,毕竟他穿越回来也没多久的功夫,而石油的运量却是需要用无数年来计算的,所以他的穿越根本无法改变石油。 可是,即便他知道伊拉克和科威特有石油,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地方。别看在地图上看这两个地方似乎不是很大,可实际上如果去的话,依旧是非常辽阔的地方,其中即便是最小的科威特,也要比寻常的一个市还要大,没有些功夫,想在那里找到油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严绍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先把油田的位置定好,等到时机成熟了,就一个一个的慢慢开采,这也是他会在伊拉克地区派兵十万的原因… 毕竟石油勘探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科威特那边到还好说,地方小,找起来也比较容易,可是伊拉克的话… 弄不好,甚至找个三五年也未必能找到,所以为了能节省时间,提前进行勘探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 一个美索不达米亚战场,其实并不需要十多万人这么多的兵力,何况在算上英军及殖民地部队后,那里的兵力已经达到二十多万了——————眼下土耳其的兵力在加利波利战役之后,已经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往高加索战场了,所以根本没有多少兵力在美索不达米亚,这也是英国在伊拉克这么点人居然也混得开的一个原因。 问题是石油勘探毕竟是件秘密的事情,若是大张旗鼓的开发,很容易把狼引来,说不定到那个时候伊拉克科威特等地还姓不姓国社都很难说。 即便没这个问题,英法找上门来,要求分一杯羹,你该怎么拒绝。 所以只有秘密些来,可即便再怎么秘密,在别人的地盘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除非,那里成了自家的地盘。 虽说根据战后的划定,伊拉克和科威特已经成了中国的殖民地,但现阶段那里毕竟还是由英国主导,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只有一个办法,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拿就是把主导权从英国人的手里夺回来。 问题是一个战区的主导权,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夺过来的。 首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其次,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这其中实力的重要性要高于兵力。
毕竟两万精锐和二十万殖民地部队,哪个更强些完全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就国家实力而言。中国虽然还不如英国,但彼此的地位差距毕竟不如辛亥之前那么大了,在欧洲战场的地位也处于齐平状态。同样远征军在欧洲的表现也绝对不会逊色于联军,所以实力比需要担心。 那么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兵力… 既然彼此在实力上差距不大。便要在兵力上占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战区的主导权。所以严绍才会派十万多人过去。这在英法看来,自然是为了尽早确保殖民地,可是国社政府的高层却都很清楚这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而一切也的确如严绍预料的一样,在远征军的兵力远远高于英军之后。英国人便将美索不达米亚的主导权让了出来,甚至让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英军部队听从远征军的指挥——————眼下联军正在考虑统一指挥的问题,大概是在西线吃的亏太多了吧。 同样,并不清楚石油的事情,单纯以为严绍只是为了地盘才会派这么多人的英国人,也觉得应该给严绍一些甜头,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严绍的积极性。所以除了战场的主导权外,英国人还主动从伊拉克和科威特地区的一些设施内撤出,并将这些地方移交给了远征军,如此一来。严绍所需要的主导权也到手了,勘探工作自然可以开始… 而为了能尽早找到石油,安抚政府高层的心思(虽说严绍一直都说有石油,可实际上这毕竟是严绍的片面之词,谁也不晓得是不是严绍骗他们的,所以尽管已经支持赴欧参战,可是在政府的高层内部依旧有些人怀疑伊拉克地区究竟是否有石油,为了缓和这种情绪,严绍也比较需要有些给力的证据安抚一下人心。)严绍也将目标选在了科威特。 就像前面说的,科威特的地方比较小,至少没伊拉克那么大,同时石油的储量却是不会少上许多,找起来难度明显比较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