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_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上(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上(三) (第2/3页)

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也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时,张澜已经算是崭露头角,当时张澜以南充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后来赵尔丰诱捕蒲殿俊和罗纶等人时,张澜也是被诱捕的几个人中的一个,这样让他因此而名声大噪。

    等到辛亥革命成功,四川光复之后,张澜也因此担任了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一职,并于1913年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众议员,并因此结识了当时在云南担任都督的蔡锷…

    如果历史没有因为严绍的到来而发生变动的话,这个时候张澜恐怕已经担任四川省长一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诸侯,尽管手里并没有半点兵权,不过如今吗…

    没有了袁世凯称帝等变数,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张澜的人生便显得略微平淡了一些。不过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人会怀疑张澜的人品和能力,这也是蔡元培会邀请他北上的一个原因。

    眼下教育部正缺人手,与其把张澜继续留在四川,到不如弄到教育部来多做一些事情。对张澜的人品和能力,他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在得到蔡元培的邀请之后,张澜也是欣然应邀…

    因为就和蔡元培一样,张澜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很明显,在这个时代有能力达成张澜报复的,也唯有严绍的国社政府了。

    ————————————————————

    “一路劳累,我先让先人带你上楼休息一下吧…”说着蔡元培看了看挂在墙壁上的钟表,而后对着张澜继续道。“眼下时间尚早,等傍晚的时候我让下人去叫你出来吃晚饭…”

    “也好…”点点头,一路坐着火车从四川到北京来,张澜也的确觉得有些劳累。只是就在张澜起身打算和下人去休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些什么,而后停下脚步看向了蔡元培。“对了,鹤卿兄。关于此次国防军北上的事情………事先你知道吗?”

    “这个…”听到张澜的话,蔡元培忍不住苦笑了一声。“我到是的确知道,但是该怎么说呢…”

    蔡元培总不好告诉张澜,他早就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不是在苏俄成立之后。而是在之前便已经知道了。更不可能告诉张澜,其实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阴谋。甚至就连如今震惊全世界的苏俄政府的成立,其背后也有着国社政府的身影在里面,这个所谓的苏俄政府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成立,国社政府在其中出力不小。前前后后更是花费了数百万的资金…

    作为教育部的部长,内阁的诸多部长中的一位,蔡元培是知道这个的,但是他却无法透露出去。

    毕竟这些可是国家机密,若是泄露出去,麻烦肯定少不了,考虑到这次国社政府扶持的还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政权。可想而知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就连英美那边恐怕也会闹出许多问题来。

    虽然蔡元培本身并不是‘友邦惊诧’论者,但是眼下国防军正进军外东北,事关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失地。以及二十万国防军的生死,他却是真的不愿节外生枝…

    当然,就连蔡元培自己也不清楚,在出兵外东北的背后,还有着另一个更震撼人心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却是绝对不可能得到蔡元培这些人的支持的,所以严绍才会秘而不宣,只是将这一计划通告给了军方的人,而不是他们…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个计划,似乎也没必要向教育部的人通知,毕竟这与教育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并不清楚这些,看着蔡元培为难的样子,张澜忍不住道。

    “政府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出兵外东北——————我到不是对收复失地有什么意见,但眼下苏俄政府刚刚成立,政府就出兵外东北,在道义上岂不是有些………而且英美恐怕也不会坐视不理吧…”

    看着张澜的样子,蔡元培笑了笑,而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放心吧,政府既然敢动手,就必定会有完全的准备,事实上现在总统那边现在相信已经开始和列强交涉了,获取列强的谅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再者说,若是现在不想办法把外东北夺回来的话,将来恐怕很难会有这个机会了,即便是贸然动手,到时所需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是现在可比的了…”

    这也是蔡元培等一干官员会支持这个计划的原因,对于收复失地这种事情他们到是一向热衷。仅仅只是对战争可能带来的伤亡影响以及经济财政上的压力十分反感,但是他们也很清楚,眼下的确是收复外东北最好的机会,将来若是在想有什么动作的话…

    就如严绍所说的一样,到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不是眼下这么简单了。既然如此,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将来痛苦,到不如现在早一些解决,而且即便是他们反对,看严绍的架势也是不可能会接受的,他们这些人对军队又没有什么影响,最重要的是军队根本不可能会听他们的,既然如此,到不如干脆些,这样等到将来外东北收复了,他们也能从中得到些好处不是——————暂且不提严绍对军队的控制究竟有多强,军人本来就热衷于战争,且这次还是收复失地,这可是名垂青史的事情,即便他们说出花来,军方也不可能会听他们的…

    别看这些家伙一个个顽固的很,对此他们到是非常了解。

    所以除了妥协之外,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了…

    “行了,表方…”看了看一脸疲惫的张澜,蔡元培笑着道。“这件事就交给政府来解决好了,你还是先休息去吧,一路上坐火车从四川到北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听到蔡元培这么说,张澜也觉得身体有些疲惫。

    和后世的高铁不同,这个时代坐火车可是个辛苦活,更何况还是张澜这么一个文人,坐着火车从四川跑到北京来,沿途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天,张澜的骨头都快被颠散了,因此听了蔡元培的话。张澜点点头,跟着下人朝着二楼的客房走去…

    等到张澜离开了之后,蔡元培忍不住轻轻的呼出了一口气。

    ————————————————————

    就在张澜抵达蔡元培的家中时,在英国使馆内。朱尔典与美国公使库克正坐在一起不知道在交谈着些什么。尽管两个人都很想做出一副十分镇定的表情。然而他们脸上的焦虑还是出卖了他们。

    没办法,谁叫国社政府突然对外东北动手了呢…

    尽管美国人和英国人也很敌视苏俄政府。但眼下对他们来说苏俄毕竟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而今国社政府突然动手,事情顿时变得麻烦了起来。

    伦敦和纽约方面对此都十分恼怒,更让他们恼怒的是朱尔典与库克(美国公使)事先居然连一点消息都没能弄到,这在英美两国看来。无疑是非常失职的。

    这次的事情要是弄不好的话,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政治生命——————尽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尔典距离进棺材都不怎么远了,所谓的政治生命即便没人帮他结束,相信也维持不了多久…

    就这么坐在沙发上,朱尔典和库克相顾无言。

    只能是一人一口的喝着咖啡,品尝着其中的苦涩。

    也不知道多久。门外才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动。

    库克来的时候,朱尔典已经吩咐过了,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许任何人进来,这个命令库克也是听说过的。所以在听到门外的动静后,朱尔典和库克顿时朝着门外的方向看去,紧接着他们便看到已经是老态龙钟的雷科帕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是雷科帕,朱尔典和库克连忙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紧接着便看到朱尔典和库克两个人迎了上去道。

    “亲爱的朋友,希望你能给我们带来些好消息…”

    “没错…”站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