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_第八百九十章 华盛顿会议(二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章 华盛顿会议(二十二) (第2/3页)

洲这边呢,也有许多人,尽管并不把苏俄当成是一个欧洲国家,但是同时却也不把俄国当成是一个亚洲国家。

    只能说俄国完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乎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

    因为按照外界许多人的认知,俄国几乎不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洲…

    欧亚非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这几个洲里面全部都没有俄国的位置…

    ————————————————————————

    看着地图,台下的人们微微点了点头,显然赞同这一构思。

    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历史和原来的历史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因为在原来的历史当中,波兰的领土面积要比现在大。

    1918年10月23日,华沙组成了波兰政府,11月11日,该政府由毕苏茨基领导。卢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员会也宣布接受毕苏茨基领导。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他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这样,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至1918年11月波兰终于重新恢复了**,成为了一个**的国家。

    而到了1912年12月份的时候,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决议,同意重建波兰国家,承认波兰共和国,并建议在俄波之间划一临时分界线,即沿着格罗德诺布列斯特赫鲁别舒夫普热米代尔直到喀尔巴阡山一线。

    不过波兰人并不同意这一建议,事实上波兰政府力图恢复1772年的俄波边界线。为此,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就发动了对也是新诞生的苏俄,史称苏波战争。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波兰和苏俄发生战争。毫无疑问,最后获得胜利的肯定是苏俄毋庸置疑。然而事实永远都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获得胜利的并不是苏俄。而是波兰…

    事实上在初期的时候,这场战争苏俄还是挺顺利的。当时波军进占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广大地区,苏俄红军进行反击,将参与干涉的波军赶出了国境,并将战火烧到波兰的首都华沙。

    但是由于苏俄红军自身的问题,最终在战争的后期苏俄遭遇了非常惨重的损失和失败。

    最终根据苏俄和波兰达成的条约,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苏俄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片领土,这也为二战时苏联和德国分割波兰埋下了伏笔。

    但是和历史上不同,或许是因为有国社政府支持的关系。苏俄尽管也遭到了失败,但是结局明显要比原来的历史上强的多。因此苏俄和波兰双方签订的仅仅只是一份停火协议而已,至于什么割让土地一类的事情,苏俄到是完全没有遭遇到。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场战争的失败还是令苏俄上下感到了震动。

    尤其是列宁本人。更是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这场战争会遭遇失败?!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的失败,苏俄后来的对外政策才会发生极大的转变。

    ——————————————————————————

    “防疫圈吗…”看了眼地图上的波兰和罗马尼亚,不知道为什么,李良总觉得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两个地区会被吞并入苏俄的口中。

    当然,这仅仅只是李良的一种感觉而已,不过就在李良心底这么想的时候。这时台上的那个人却低下头来看向李良开口道。

    “欧洲的防疫圈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同时亚洲的防疫圈也同样重要。值得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我们最优秀的盟友,中国政府早早就已经占领了从乌拉尔山脉到中亚乃至欧洲境内的地区,并开始在那里构筑一条非常坚固的永久性工事,确保不会有半个赤色分子从那里逃出来…”

    听到台上的那个人这么说,尽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李良等人还是配合的朝着四周点了点头。前面曾经介绍过,为了确保两块新领土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用最少的兵力顶住未来苏俄可能会采取的进攻,国社政府开始在从乌拉尔山脉到中亚及欧洲的一线修筑一条非常浩大的防线。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一工程甚至比历史上法国人所修建的马奇诺防线更加浩大——————当然,绝对没有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那么坚固就是了,至少在绝大部分区域是如此。

    这不奇怪,毕竟从德法边境再到海边,一共也没有多少公里,法国人自然是可以想尽办法的去加固自己的工事了。

    但是国社政府这边却不同,单是一个乌拉尔山脉就已经不知道多少公里了,再算上哈萨克行省那一线,真要是按照法国人马奇诺防线的标准去修,恐怕国社政府的财政就要破产了——————其实现在也差不多。

    为了修这条铁路,国社政府的财政支出一直都非常的高。就这样,资金还是远远不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严绍才有些着急想要把中东的油田曝光出来,毕竟在不愿意加税的情况下,严绍也只能通过这个方式来增加国社政府的收入。

    自然,就算是有油田的收入,总还是要节俭一些的,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事修筑的只能说比较坚固,肯定是没有办法和历史上的马奇诺防线相比。

    不过在一些重点地区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多亏了有乌拉尔山脉这么天堑。正是由于有了乌拉尔山脉这么一个天堑的存在,国防军才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就在中苏边境上,构筑出一条足以确保自身安全的防线。

    接下来只需要将这个防线不断的完善,那么无论将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至少国防军都有能力在防线全面崩溃之前,从国内调来足够的兵力增援上来…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条防线的造价不菲。但是政府内部对于打造这么一条防线出来却并没有太多的意见。甚至就连过去那些总是喜欢唧唧歪歪的政客或是穷酸文人,对此也没有太多的意见。

    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和防线后面的那两片土地相比。这条防线的造价根本就不值一提。只要是能够守住后面的土地,哪怕是成本再高出十倍也是值得的…

    何况修这么一条防线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比如说就业…

    可以想象,这么一条防线,究竟需要多少钢铁和水泥还有其他的各种原料。尤其是这些工事尽管是尽可能的省钱,但是再怎么省钱,国防军也不可能拿士兵的性命省钱。所以尽管在许多地方尽可能的节省,但是工事本身还是非常坚固的,尤其是使用了大量的洋灰和钢筋等等…

    而想要秀出这么一条防线。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此一来,就业自然也就带动起来了。

    目前国内还有靠近防线的地区,有大量的工厂拔地而起,这些工厂的任务就是提供足够的资源上去。

    甚至于。在严绍的计划当中。这条防线也是用来解决大萧条影响的办法之一——————单是满足这么一条防线的需求,已经可以养活很多家工厂了,不,考虑到这条防线的长度,已经不能用很多家来形容。

    除了这条防线外,新的铁路计划也在进行当中。

    比如说目前的中亚铁路扩建计划,还有西伯利亚铁路扩建计划。

    这也都是为了在可能的将来,当苏俄率军进攻防线的时候。国防军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后方的部队增援上去而进行的。

    不过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国防军显然没有那么着急了。所以这两条铁路修的并不是很急,而是用一种难得一见的正常速度来秀的——————尽管是正常速度,但是从这两条铁路的项目排在最前面,还是可以看的出来这两条铁路的地位究竟有多高了…

    ————————————————————————

    “目前我国在中苏边境修筑防线的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