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突变 (第2/2页)
个副官在临死前,竟然牢牢地抓住了枫烈的暮雨剑。 一旁的纳迪尔抓住这个机会,剑气如霜灌注全力刺向了枫烈。而枫烈就站在那不闪不避,只是转过头看着他。看到枫烈沉溺淡然的眼神,一股强烈的不安突然占据纳迪尔的心间,但眼看自己的长剑就要刺进枫烈的胸膛,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就在剑尖已经触碰到枫烈护胸轻甲的那一刻,两股一左一右仿佛要摧破他身体的剧烈的疼痛在他的双腋下传来,全身气力尽数被泄去,身体不由自主跪倒的同时,他的左右肩脖处,又传来了同样的剧痛。纳迪尔双眼中最后的景象就是自己的长剑无力的触碰在枫烈的轻甲上,然后脱手落在满是鲜血的大地上。 湮儿拔出此在纳迪尔肩脖的双匕,没有片刻的耽搁,身形一闪,已经化作暗影来到了围攻书俊的那些亲卫身后…接着无数杂乱的沉闷惨哼想起,那些亲卫已经倒在了书俊和湮儿的联手收割之下。 书俊和枫烈都有着领域级别的实力,湮儿的暗影之力对这些异化后的先锋军团战士造成的伤害,能直接无视他们的异化。这里传来的久违惨叫立即就吸引周边先锋军团战士的注意,当他们看着自己的主帅和他精锐的亲卫队,已经尽数倒在血泊中时,他们瞬间就没有战意。 将为兵的胆,兵的魂。失去了主帅,他们感到自己的一切厮杀和奋战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在无人约束之下,周边的先锋军团战士立刻就逃离了战场。先锋军团本就已经处于劣势,只凭借自己没有痛觉的身躯和主帅的命令在厮杀着,此时主帅一死,这样的溃逃立刻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战场这一边最后近万的先锋军团士兵转眼间已经向战场的各个方向逃去。因为隔着苍月帝国的步兵中军,而且阵型一直保持着严阵,直到那边的先锋军团士兵跑了大部分,在苍月帝国骑兵重振集结之时,他们这一边才发现了情况的不对,于是才开始了溃逃。
但是没想到,最后的这先锋军团部队中,竟然有着一个骁勇的军官,无法接受己方失败的结局,宁愿死战到最后,在他的一声令下,竟然还有5000多的士兵集结在了他的周边。 面对8000之数的苍月帝国骑兵,面对还有7000多人的步兵,在同伴已经离散而去的情况下,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更别说他们面对的还是枫烈这样睿智决绝而且狠辣的统帅。 看到这些在己方统帅已经战死,同伴溃逃的情况下,竟然仍战意高昂无畏死战的5000多先锋军团战士,枫烈心中大赞的同时,已经决定要冷酷而彻底的击败他们。 枫烈没有下令步兵迎上去,而是让他们转身往北,远离了先锋军团的部队。两军激战之中这样的脱战变阵移动就和刚才纳迪尔的决定一样,风险极大。一旦阵型散乱,敌军突逼上来,很有可能就被对方冲破,毕竟对方仍有5000的兵力,而且两军相距不过数百米。 不过枫烈还有8000的强大的骑兵在,所有这点风险对他来说,完全可以接受。看到苍月帝国的步兵北移,此时先锋军团的指挥官斯特尔立刻就意识到了枫烈的打算。 不邀正正之旗,不击堂堂之阵。看到他们已成哀兵,战意激烈,悍不畏死,枫烈竟然不顾己方战士同样激昂的战意和求战之心,主动避战,不与他们硬碰。这样的情况下,斯特尔能怎么做呢? 追上去?枫烈等的就是他们放弃自己的强大的阵型优势,要是没有一旁虎视眈眈的苍月帝国骑兵,斯特尔一定会这么做!此时枫烈步军阵型已经散乱,一鼓作气,他们的胜算极大。 就这么杵在这儿?那么说不定枫烈就会一直北上,离开战场。反正先锋军团已经被覆军杀将,他已经胜利。这还是最后的结局,至少他们还能保存一点实力,而要枫烈只是借此懈怠,消弭他们高昂的战意斗志,在他们变得不知所措,惶惶不安时,再杀回来,同时下令骑兵冲击,那么那时候,他们还有一战的士气和勇气嘛? “枫烈苍月…”斯特尔心中念着这个名字,愤恨无比,而在这愤恨之下则是深深地绝望和无力。这就是依诺斯大陆现今公认顶级名将的实力,这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击败他们维西南特帝国,将他们维西南特帝国逼入如今这番惨状的枫烈苍月。 斯特尔抬起头,看了一眼似乎更变得越发低沉浓郁的阴云,然后左右扫视身边的先锋军团战士,决绝的振声喊道:“一死而已!维西南特帝国的勇士们!为了维西南特帝国,目标:苍月帝国皇帝,枫烈苍月,进攻!” 先锋军团的战士们受到激励,竭声呼喊着,再不管什么阵型,争先恐后的冲向了正在移动中的枫烈步军。 看到对方这样的决定,枫烈心中再次赞誉一声,钦佩的下令步军立即停止了移动,迅速集结聚拢起来。他也知道要7000人在几分钟被就结好阵型,不管怎么训练有素的部队都做不到,更别说这些只是中等程度训练的森林部族战士。 让最靠近自己的3000森林部族战士迅速靠拢猬集的同时,他直接让远处的4000部队,以让依卡和凯洛为指挥官,成另一个阵型集结在了一起。 看到短时间内已经粗略猬集成一团的两步苍月帝国部队,斯特尔在心中大叹,但他此时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也只是这微微的一点震惊和佩服之后,他便有战意激昂的冲向了枫烈所在的军阵。而在他们身后,最尾部的己方战士已经被苍月帝国骑兵赶上… 这些斯特尔都不管不顾,自求向着枫烈,冲击而去,至死方休。 就在苍月帝国碾入先锋军团阵型尾部的时候,在战场的东南方向,远远地如汹涌的狂潮一般,奔来了一支近万人的部队。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