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武曌称帝 (第1/2页)
武太后不管这块鹅卵石的真假,她打定主意要好好利用这件事。当然越多人知道越好。 于是她决定亲拜洛水,受宝图仪式。并封洛水之神为显圣候,洛水为“永昌洛水” 于是,全国上下对这件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武太后的这一举动,让唐氏宗亲胆战心惊。眼看摄政多年的太后想要称帝。八月大唐琅琊王起兵反叛。武太后派重兵镇压。越王李贞、李规、裴守德等人兵败自刎,银屏郡主也投井身亡。 这些李氏宗族人的叛乱,提醒了武太后,她开始鼓励民众告密,同时任用了一批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审查谋反案。 对于告密者,稍有苗头者即加官进爵。没有其事者也不惩罚。一时,全国上下以告密谋出身者,不计其数。 被告发的人一旦落入酷吏手中,面对种种酷刑,但求速死,不求苟活。这样一来,进入酷吏手中的人就没有不招供的。招供后也是死路一条,可总比生不如死的强。 在这样的血雨腥风中,李氏子孙斩杀殆尽,就连太后最疼爱的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也涉嫌谋反被饿死在牢中。 武太后想要民正言顺的当皇帝,还必须找出合法根据。 在男尊女卑的朝代,武太后也深受其害,她的母亲甚至没有为她取名字。如果她做了皇帝,名字将载入史册,武氏这个名字怎么可以呢? 可是现存的任何字都不能代表武太后,她就为自己生造了一个字“曌”。不是说女人主阴吗?我不仅有月亮,还有太阳,他们一同辉映在空中,泽被万民! 她记起自己在感业寺出家的时候,似乎在佛讲经典上看到过女主为王的记载。于是召薛怀义进宫,让其率领高僧查阅佛教经典,务必找出女主转轮的经文。 薛怀义领命之后,立即回寺中,着僧人夜以继日的翻阅佛经,终于被他们找到了。 经中第六卷明确的写有一个国王的女儿继承王位的故事,其中对这个女儿的描写简直和武太后一模一样。 看着这些经典中的传说,武太后兴奋不已,他命薛怀义、召高僧对经文旧译再进行新的诠释,然后颁布天下。 武太后敕两京及各州都要建寺珍藏,并有高僧登坛讲解,开始了全国性的洗脑教育。 武太后一边紧锣密鼓地安排登基之事,心里却对太平公主有几分愧疚。于是把千金公主召进宫里商量为太平公主选驸马一事。 千金公主把武太后的那些武姓侄子们挨着个的说了一遍,最后觉得武攸暨最为匹配,可惜的是他早已有了婚配。 武太后想了想道:“朕下旨让他的妻子去你府上坐坐,你把她拉出去埋了算啦?!” 千金公主领命而去。 当武攸暨的夫人刘氏得知懿旨后,还纳闷地对武攸暨道:“我与千金公主素无交往,让我到她家去干什么?” 武攸暨道:“哎呀,太后懿旨敢不遵从?”说着催促着妻子赶紧去了。 等到天擦黑,武攸暨见妻子还未回来,就亲自到千金公主府上去接人,却被告知:妻子被太后的人接走。 武攸暨大惑不解道:“太后接她去作甚?” 千金公主拍拍他的肩膀道:“人既然去了太后那儿,你就不用再去烦恼了。我跟你说,如今你有件泼天的喜事临身呢?!” 武攸暨不解,千金公主大笑道:“太后她老人家见你忠厚,想将太平公主许配给你为妻!” 武攸暨大惊,浑身冷汗如雨,若果真如此,妻子刘氏只能是凶多吉少了。 武太后知道,她一天不称帝,妄图推翻她的人就不会停。可是她也不愿意仓皇登基。她在等,等大臣领着百姓劝进。大臣的官衔低还不行,百姓的人数少也不行,一次不行,两次也不行。 直到有一天武承嗣手执劝进表道:“陛下,昨日上午有凤凰飞临上阳宫,下午有数万赤雀云集朝堂。天降祥瑞,事不可违,望太后应运登基!” 武太后端坐在朝堂上,默然不语。 武承嗣一招手,文武百官全部跪下劝进。 良久,武太后才叹息道:“既然是天命不可违,朕就答应你们的请求吧?太史令,何日可登基?” 太史令答道:“新帝登基当在九月初九,此日登基,国运长久,乃大吉大利之兆!” 武太后道:“既然如此,登基大典就定在九月初九吧?” 武太后说完,只见嗣皇帝李旦跪下道:“请陛下赐儿臣武姓!” 武太后欣然答应。 天授二年正月,圣神皇帝武曌在万象神宫接受皇帝尊号。 九月初九日,则天门上人头攒动,卫士们四散把持住有些疯狂的人群,是啊,有谁见过女皇帝呢?当头戴通天冠,身穿皇帝服饰的武媚娘出现的时候,群情奋起、齐刷刷地跪在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