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_第三十一章 老年受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老年受制 (第2/2页)

寸。虽然不断给他们升官,可是全是虚职,并无实权。王可不是那么好封的,除了李、武两家,异姓王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初薛怀义那么受宠,也不过封了个国公。于是女皇循旧例,下诏封张易之为泾国公,张昌宗为邺国公。

    张易之现在荣华富贵,其实也是苦孩子出生。张易之的父亲早逝,寡母一手拉扯他长大。

    张易之对母亲颇为孝顺,不仅为之建了高房大屋,为母搜罗了无数珍宝。

    他从女皇的身上受到启发,竟然突发奇想,想为他的母亲寻找一个面首。

    其母阿藏一眼看上了凤阁侍郎李迥秀,张易之为母求于女皇,女皇觉得此事甚是有趣,遂下旨令李迥秀与阿藏相私。这种事而有旨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凤阁侍郎品貌双全,家中早有美妻娇妾。无奈皇上有旨,不敢不从。

    洞房这日,朝中官员都来恭贺,李迥秀苦笑,勉力应酬。为壮胆,故意酩酊大醉方才进入洞房。

    本想乘着酒意,胡乱洞房就算了。没想到一进洞房,看到满脸皱纹,一头银发的新娘,李迥秀彻底崩溃了。

    从此以后李迥秀就没怎么清醒过,他只有靠着酒精的麻醉,才能接受这不堪的事实。

    阿臧和张易之非常不满,便将李迥秀贬到了衡州担任刺史。神龙政变后,张易之被杀,阿臧籍没入宫,李迥秀也被株连,由衡州刺史贬为衡州长史。

    神龙元年,是女皇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年初一,她已经卧床不起,为祈福,大赦天下,改元。

    女皇躺在长生院的病榻上,已经病弱不堪。张易之和张昌宗在其身边小心伺候。不能上朝的女皇将二张当做耳目,用以控制朝臣。

    可是久不上朝的她不知道,逼她退位的谋划已经在进行中了,机会恰恰是她的卧床不起。

    张柬之、崔玄等人一起商量,以二张谋反的名义诛杀之,乘机逼女皇退位,迎立李显为新君。

    张柬之筹谋了整个事件后,特来请太子李显出山。李显懦弱,还小声道:“这对母皇不敬吧?你们且去,我只做不知。”

    张柬之恨铁不成钢,大家都把脑袋拎在手上为太子谋划前程。没想到正主竟然是这个态度。还是太子妃韦氏怂恿,太子李显才答应一起诛杀二张。

    张柬之等人率领左右御林军五百余人杀至女皇居住的迎仙宫外,二子听到动静不对,出门查看,被张柬之命人拖出去斩杀。之后众人簇拥着太子进入了女皇居住的寝宫。

    女皇被惊醒,问道:“谁在作乱?”

    张柬之答道:“张昌宗、张易之谋反,臣等奉太子命,诛杀了他们。”

    女皇睁开眼睛细细看了看底下的人,当他看到太子时,有些意外,“原来是你!既然两个小子已经杀了,你就回东宫去吧?”

    司刑少卿桓彦范进谏道:“太子怎么能再回东宫呢?太子如今如此年纪还居住东宫,实在有负天皇嘱托!”

    “前些时候,太子征兵,百姓踊跃而入,可见大家思念唐朝之甚。臣等恳请陛下传位于太子,以顺天意民心!”

    女皇闭上了眼睛,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女皇强撑着坐起,巡视了参加逼宫的人,面对女皇锐利的眼神,不少大臣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看到逼宫的人里不乏自己的亲信和一手提拔的干将,女皇多少有些意外,“你们也来啦?!”

    女皇一手提拔的崔玄韦跪下道:“陛下,臣正是要报陛下的知遇之恩!”

    女皇没有说话,她感到十分的疲惫,不由心中慨叹:“罢啦!由他们去吧!”女皇慢慢躺下,闭上眼睛睡去……

    第二天,女皇下诏:太子监国,大赦天下。

    第三天,女皇下诏:传位于太子。

    第四天,太子李显即位。

    第五天,女皇徙居上阳宫,由其曾经心腹之子李湛宿卫。

    女皇迁至上阳宫时,只有宰相姚元之痛哭流涕。张柬之道:“今天你怎么能哭?你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姚元之道:“前几日,我随你一起诛杀佞臣,是做臣子的情义。如今离别旧君主,也是为臣子的情义。即使为此获罪,元之也是心甘情愿!”

    于是姚元之当天就被贬为亳州刺史。

    政变之后,新皇帝论功行赏,将当初一起举事之人纷纷加官进爵。当初殿中监田归道拒不给兵,本要处罚。可是田归道说:“拱卫天子是殿中监的职责所在,没有皇帝的命令,岂可轻易调动兵马?”

    中宗李显认为其忠诚,免于死罪,并授给他太仆少卿之职。

    政变第六天,中宗皇帝率领百官,到上阳宫拜见母皇,给母皇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这也是后人称其为武则天的由来。从此,中宗每十日率百官探视一次女皇的起居。

    这次政变,诸武皆被蒙在鼓里,事成后,无人敢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