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_第八卷 双雄对决之一统华夏_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金杜城战(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卷 双雄对决之一统华夏_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金杜城战(1) (第1/2页)

    而他们也知道西班牙想要从非入手,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不会去阻止的,东北军的彪悍程度真的不是其他国家想象的那样,如果西班牙人非要去啃这块硬骨头的话,那么随意好了,毕竟德国人也不可能制定整个欧洲盟友的作战计划,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个精力,大规模作战要准备很长时间,所以在开罗会战之前,金杜城的战役还是会提前打响,而为了拿下金杜城,西蒙汉斯制定了从扎伊尔河,也是目前金杜城游和下游两处过河的作战计划,到时候部队在从两处迂回过来,切断扎伊尔河金杜城的归路,最后将金杜城包围,当然这是他们总结了一次失败的教训,因为一次东北军是通过金杜城河对岸源源不断的往城内输送补给物资和兵力,才打退了自己的攻坚战的,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这个办法。

    西蒙汉斯制定的作战计划非常的不错,但是他也太小瞧金杜城内增援过来的东北军了,此时金杜城内的东北军足足有5个团,并且在这周边还有几个团,另外还有一点,他们都是从澳大利亚过来的部队,并且指挥他们的都是原来的国民党将军级别的战将,当然这个将军是对于国民党来说的,而这些部队此时还新装备了一种*,可以说不但是这个世界最最先进的,而这种东西连后世都没有,前面我们说过杜晖研究发明创造了降落弹对吧!而在这个基层,这几年下来,这种降落弹的口径也是变得越来越小,现在连掷弹筒都可以发射降落弹了,然后在让后面的狙机手攻击,可以在空形成一种对地面无死角的变态打击,这种打击在实战还是非常有效的,而现在呢!澳大利亚的东北军科研部门已经把这种技术,完全的应用到了*了,其实很简单,是把原来的炮弹不断的变小,同时让降落伞和*进行良好的连接,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式的降落弹不研发成功了吗!而*式的降落弹好处在于,他不再需要用狙机手去枪击降落弹了,减少了这个环节,当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容易的,澳大利亚的研发部门采取的居然是组合式的方式,也是说在战斗,普通的士兵携带单独的*和一个装有降落弹的小盒,而在实战,直接把这个小盒套在*面,这样在把*拉环以后,同时拉下的还有这个小盒面的引信,如果这颗*的延时是6秒的话,那么这个小盒的引信是4秒,也是说在战士们把这个*抛出后,也是在空的时候,由于小盒的引信会最先引爆,所以在*还没有爆炸的时候,先引爆的这个小盒其实是弹出一个小型的降落伞,而这个降落弹正好可以将*完全的控制在空,然后*被引爆,这样可以达到无死角的对地攻击,当两支军队在近战遭遇后,这种武器可以让对面的敌人连躲藏的角落都没有,退出战斗了。

    要知道杜晖开发出来的降落弹后,东北军的科研部门开始不断的改进之,而一年后,由于有了这种降落弹*在战场的应用后,东北军再次开发出来的大口径降落弹,如重型轰炸机携带的降落弹,都不在需要用狙机手或者是屠龙狙去攻击而引爆了,是把现在的*再次放大,然后不有了大型的降落弹*了吗!而取消了降落弹必须由狙机手来引爆这个环节后,武器的战斗力大增的同时,也可以让狙机手们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了,而这个想法可以说后世也没有,大家其实都明白,*如果扔出去后,最好的爆炸地点是对方的步兵头,那样的话杀伤力才最大,这一点任何人都清楚,但是真正的改进这个作战方式的好像还真没有,都是把*扔出去后,在地面爆炸,很显然这个缺陷是*着地的那一面对敌人来说是形成不了任何杀伤力的,也是说,在杜晖的带领下,东北军有今天这样的成,完全是杜晖这个大发明家的缘故,在敌我双方实力和单兵能力都相同的情况下,谁能够提前掌握先进的技术,并且在把他们转化为战斗力,谁才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要不怎么说细节永远都是杜晖和佐佐木一郎之间最最重要的问题,日军到现在被杜晖完全压制,其最终的问题还是在这些细节……

    书归正传,1943年10月2日开始,轴心国联军和非联军的非洲二次决定性的大会战,首先在非洲部的原来叫扎伊尔今天的刚果共和国的金杜城及其周边展开了,当然开罗的二次会战双方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