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老夫比之霍光如何? (第2/2页)
,指掌大汉社稷二十年,上辅天子,下摄群臣,号称一代权臣! 不过吗,霍光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做了二十年丞相,而是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废黜皇帝! 后元二年,汉武帝病死,死前立刘弗陵为太子,霍光受遗诏封为大司马,成为新君的辅命大臣,权倾朝野! 十三年后,昭帝病逝,因为没有儿子,霍光就拥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帝,不过吗,这个幸运儿不争气,因为急着争夺权利,在位二十七天,就被废黜了,霍光改立武帝之曾孙刘询,这就是汉宣帝! 三朝为相,废立皇帝,霍光靠着这份光辉事迹,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也成为无数豪杰效仿的目标,谁不想‘偷天换日’呀! 如今曹cao自比霍光,四大谋士立刻明白了,丞相大人不是夸赞权势、地位,他是想相仿这位前辈,废黜天子呀! “万万不可呀,丞相大人起兵以来,上奉天子,下讨不臣,名正言顺,这才成就了一番霸业,岂能自毁声誉,受人以柄呢……况且天子年幼,纵有小错,也是jianian人蛊惑,只需忠言劝谏,不能妄言废立呀!” 荀彧、荀攸跪倒在地,叩首不止,很快额头上就一片殷红了,他们是真怕了,以曹cao的智谋、威望、实力,想要废黜皇帝,只在一夜之间呀! “丞相大人三思,如今诸侯割据,如虎在侧,天下人心,并未臣服,一旦行废黜之事,只怕四海沸腾,引来刀兵之祸呀! 再者说,当今天子是大汉正统,废黜之后,谁可接替呢,汉室宗亲人数不少,就怕争相效仿,各建帝号呀!” 郭嘉也反对废黜皇帝,不过吗,他不是忠汉,而是忠曹,并对废黜皇帝的利弊,进行了精准分析!
首先,废黜了皇帝,各路诸侯必然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曹营集团强如虎,也架不住天下诸侯多如狼呀,这是军事不利! 其次,汉灵帝就两个儿子,少帝刘辨已经死了,再废黜刘协,汉室正统也就没了,新君只能在宗室里挑选,那样找出来的皇帝,难以让天下人信服呀! 另外,诸侯们也不是傻子,汉室宗亲人数不少,刘表、刘备都在其中……,你立一个,我也立一个,反正都不是皇室正统,谁也压不服谁,如此一来,曹cao再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政治不利! “丞相所思,下臣所虑,纵有万千险阻,只要钧令一下,无所不从!” 程昱的话最简单,内容却很丰富,他的意思就是,废黜皇帝的事情很难、很麻烦……,不过呢,只要丞相大人一声令下,我愿意拼死去做! 说这话的人,不是忠臣,不是直臣,而是彻底的--弄臣! 四大谋士,两个拼死反对,一个出言劝谏,一个表示难办,曹cao也不禁犹豫起来,一方面,现在废黜皇帝,时机确实不成熟,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刀兵之祸! 另一方面,曹cao也在忧虑呀,霍光权倾天下,霸道的一塌糊涂,刚刚病逝之后,就被汉宣帝灭了满门,同样的,自己死后,曹氏能够幸免吗,不如先下手为强呀! “报丞相大人,曹妃回府省亲,带来了大量的赏赐,并有皇帝旨意:赏功臣,加九锡……”正犹豫间,门外传来许褚的声音,通报了一条重要消息! 九锡-是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礼器,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器、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加九锡,是一个臣子最大的荣耀,如今刘协拿了出来,就是示意曹cao……“我年纪小,不懂事,惹您老人家不高兴了,九锡奉上,希望您大人有大量,原谅朕的过错吧!” “呵呵,好厉害的招数,绵里藏针,名加九锡,实则捧杀,皇宫之内有能人呀!”曹cao略一思索,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九锡谁都想要,曹cao也不例外,不过吗,时机不成熟,一旦硬接下来,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惹来天下人非议,再说了,九锡虽好,却是虚名,曹cao要的是实利! 思考一番之后,曹cao收下礼物,辞掉了九锡,这就是告诉皇帝,“我原谅你了,不过吗,老夫不要虚名,还是来点实际的吧!” 趁着这股子政治风潮,之后的几天里,曹cao大刀阔斧,做了三件事情! 其一,为了加强治安,以防不测,招募良家子弟五千人,配以甲胄、兵刃、弓箭,组建一支‘捕盗营’,驻扎在许昌城中,统领就是-曹丕! 其二,调动‘虎豹骑’两千人,护卫皇宫,从今以后,凡是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没有相府的钧令,一律不得入宫,违令者-斩! 其三,趁着文武百官惶恐不安,曹cao决定,再发‘求贤令’,广招寒门子弟入朝为官,进一步削弱士族门阀的力量! 与此同时,宫内传出消息,怀孕四月有余的董妃,偶然风寒,医治无效-身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