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佛_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咒 (第2/3页)

煮茶,中土儒门大修远道而来,还望见谅。”那女子自顾自地说道。沸腾的泉水,从一樽青铜小壶倾泻至两个乳白的羊脂玉杯中。房间中,又多了一股nongnong的茶香。

    陶太玄,微微吸了一丝,心中更是鄙夷,无外乎类似于中土罗汉果苦丁茶之类的东西。饶是如此,他也全身灵气运转,将其炼化。

    “你便是神宫使者?”陶太玄,冷冷地问道,语气之中,流露出一丝不耐烦。

    “正是!”那名女子,淡淡地答道。她冲好了茶,抬起头来,长发不再掩面。

    这是一张略带少女气质的脸。晶莹剔透,带着青春的红润。五官精致柔美,好似半开的鲜花。弯弯的、细长的眉,浅浅的、椭圆的酒窝,略显瘦削的下巴,一双清澈的眼睛带着淡淡的多愁善感。

    陶太玄,一声轻喝,惊醒众人。待众人眼光从那名女子脸上移开,才发现,陶太玄已经上前,与那名女子相对而坐,正端起那指头高的乳白茶杯。

    那名女子,似乎受到了对面陶太玄无形的压迫,并没有如同陶太玄一般,举起面前的茶杯,微微仰着头,似乎是在蔑视,又似乎是暗自看着别处,同时嘴里冷声说道,“神宫可以提供青铜玄棺的消息,并全力配合。浩然峰儒门,乃至应天府,则必须全力支持神宫统一东瀛扶桑,当然统一后的东瀛扶桑会按照传统,向中土称臣。”

    陶太玄,笑了。

    久闻东瀛扶桑,孤悬海外,火山地震,四季为害,苦不堪言。所谓天道不孤,唯有火山口的温泉,温暖,甚至灼热,死中藏生,润养众生。这杯中茶水,浓郁香气中带着一丝硫磺味。想必那三阳泉便是东瀛扶桑一出名的温泉了。

    方才,这神宫使者,故弄玄虚,及至最后,却又如此直白。浩然峰儒门,乃至应天府。。。。。。看来,还不知道浩然峰儒门与应天府究竟是何种关系。。。。。。

    陶太玄,举起茶杯,轻轻饮了一口,笑道·,“还请使者告知青铜玄棺的踪迹。”

    那·女子,瞬间肃然道,“青铜玄棺的消息,我这里自然是有的。”

    陶太玄,饮完杯中茶,晒然道,“神宫有何难事?需要本真人代劳?”

    那名女子,也不矫情,起身北望,“离此不远处,有一兰若寺,寺中主持乃是我神宫中人,昨夜被鬼修所害,还望前辈仗义出手。”

    陶太玄皱起了眉头。据他所知,悟虚等人前日到了东瀛扶桑,便是去了兰若寺。若是那寺中主持昨夜被鬼修所害。这可真是巧了。陶太玄甚至觉得,悟虚等人到了兰若寺,见寺中僧人胡乱一气,不守清规戒律,宣扬邪教,出手清理了佛门门户也说不定。

    那女子,见陶太玄眉头一皱,便也皱眉冷哼一声,坐在那里,不再多说。

    陶太玄,心中勃然大怒。区区东瀛扶桑神宫使者,在自己面前,先是装神弄鬼,遂后以色诱惑,又假作鲁莽和小女子作态,如此不入流的伎俩,真当自己堂堂儒门真人大修如此不堪!?

    便在此刻,多吉、释海二人,飞入了翠香居。那多吉,更是合掌默诵状,似乎是搜寻着什么。

    陶太玄,见多吉、释海二人骤然而至,深深地看了女子一眼,随即侧身对着房外,没有布下禁制,只是含着笑,举着茶杯,一副云淡风轻,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样子。

    “嗡嘛呢呗咪吽!“六字大明咒。

    多吉这一句佛号,腔调神韵,与那先前莫名响于虚空的六字大明咒,几乎一模一样。他感应到了这女子和陶太玄。这女子当是方才发出求援信号之人,只不过体内气息斑杂,除了佛门灵气之外,似乎还沾染了不少的阴气。而陶太玄,周身儒门浩然之气护体,如淡黄祥云,一望便知,乃是儒门真人修士。

    陶太玄,适时地飞了出来。那释海一见其面容,却是认得陶太玄的,当年同在应天府,多少也有些碰面。

    “玄衣真君,别来无恙?“释海随即一声佛号,含笑问道。

    那陶太玄一身长袍,微微鼓荡,浩然之气,如数道流星在飞绕在身后。他对着释海行了个礼,“原来是释海大师。两位佛门道友,深夜莅临,不知有何贵干?“

    多吉也不答话,只直勾勾地打量着陶太玄身后的那名女子,忽然间飘飞至其跟前,说道,”你功法出错,已然走火入魔。入我座下,可保无虞。“

    那女子,未曾料到这种状况。她颈上玉佩藏有一道正宗的喇嘛教六字大明咒护体真言,紧急情况下,会自动防护;纵然不敌,一般的对手,忌惮喇嘛教的势力,或多或少也会手下留几分情面。今夜,她见应天府来的这名儒门修士,出手不凡,剑气十分厉害,便主动激发了玉佩中的护体真言。想不到,不但令的这儒门修士暂时罢手,还引来了两名佛门高僧,其中一人,喇嘛教打扮的,更是一开口便要自己拜师。

    她欲言又止,却发觉无法出声。因为随着多吉此言一出,陶太玄和多吉二人的真人气息威势渐渐外放,越来越强,将孟泽等人生生逼出了翠香居,而自己虽说被刻意留了下来,却犹如身处大风暴中心,灵魂似乎都无法呼吸,随时都可能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陶太玄,无须白面显出几分阴沉,他身上的衣袍开始显出耀眼的金黄光点,缓缓流转着,近处的空间发出滋滋的闷响。

    之前,那神宫女子颈间玉佩自动护主,泛起佛光梵唱,陶太玄便是察觉到一丝纯正的喇嘛教功法气息,方才按捺了下来,没有再出重手。要知道,元朝虽然覆灭,但其喇嘛教的势力其实并未真正受损。想不到果然引来了喇嘛教的高人。

    对于眼前这个赤脚袒肩,面色和僧袍一般紫红的多吉大喇嘛,陶太玄早已所闻。元朝末期,八思巴归隐闭关,每逢大事,便是由身为其亲传弟子的多吉代为行走。据传闻,这多吉,佛法精深,显密兼修,通晓诸多秘法,杀伐决断,更是不在话下。

    若是寻常女子,便是隐忍一下,让其带走,也无不可。但这女子是此次和这神宫使者秘密会晤,乃是朱元璋特意嘱托,事涉青铜玄棺,自己岂能让她就这么当着自己的面被人给轻易带走?

    “阿弥陀佛!”一旁的释海上前,释出一道银白色剑气,“玄衣真君,此女子乃我佛门中人,还望网开一面。”那银白色剑气,不温不火,从陶太玄、多吉二人气息之间,轻柔游走,徐徐朝着那女子而去,将其护了起来。

    陶太玄,望了一眼沉静如水的释海,心中一动,随即沉声问道,“喇嘛教何时在东瀛扶桑开枝散叶了?“顿了顿,复又问道,”这女子身上尽是阴郁鬼修之气,如何便成了佛门弟子了?”

    释海闭眼不语,一手执单掌于胸前,一手执佛珠,默默念着。实话实说,这女子一看就是鬼修出身,哪里有一丝佛气?!而那喇嘛教独有的求救方式,乃是一块玉佩之中自动触发,极有可能是其无意所得。他不明白,为何多吉要带走此人,还不惜和儒门真人修士大动干戈。多吉不一定认识玄衣真君,但释海是认识的,他可不愿平白无故和儒门真人修士交恶,和应天府交恶。虽说莲法峰派人在东南割据一方,但释海隐隐有个感觉,那只是小打小闹,这天下始终是要一统的,而且是由儒门一系的应天府来完成。

    那多吉,目光坚毅地扫过陶太玄,淡淡地答道,“能持诵六字真言者,即是我佛们中人。”他话音微闭,六字大明咒便嗡然而起,有五彩祥云,身后更有诸尊显现,妙相庄严,似近似远,似真似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