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总制 (第1/2页)
“此间差遣,暂且留中不发,不过冯季可以动身前往罗涡国了。收藏本站” “是,多谢县主……” “你们谢错了人。” “是、是……卑下为女圣照拂,自当肝脑涂地以报恩宠……” “忠心任事即可。” “是、是……” 不多时,岭南会馆外面,只待一辆马车缓缓离开,会馆内外的诸多卫士,这才松了一口气。有个中年汉子热泪盈眶,攥着拳头低声道:“成了!成了!大事成了!” “阿叔辛苦了,这应付皇族,果然是个苦差事,还是赶紧歇息吧。” “不可不可,此间消息,须赶紧传回广州。” 言罢,那身材精瘦的中年汉子连忙招呼一声,“备马,前往华润号,老夫要发个快件!” 沿江的信号机陆续也建设了起来,投入虽然大,但因为地处繁华富庶地带,居然很快就收拢了本钱。尤其是像江西,上至总督房玄龄,下至刺史颜师古,都是一路绿灯,“忠义社”拿地的成本极低,大头都在保养和培训人员上。 武汉每年产出那么多“人才”,仅仅是在信号机的生产、施工、保养、维护上面,一年的毕业生都不够吞的。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千里之外的消息,一天之内可以把事情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对于贞观朝的大多数人而言,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所有人都只是知道,“忠义社”或者说华润号掌握了某种方法,可以很快地传递消息。 只不过原先因为信号机分布很少,武汉方面的消息传递,主要是往长安,后来多了一个剑南。 最早的投入,更是基本消耗在了图伦碛,大体上是配合唐军驻军分布。 “冯兄,甚么事情,如此风风火火?” “这一次又要叨扰兄弟一趟,小弟有个事体,要告知广州的大佬,还望帮忙一二。” “今日要排队啊,要传消息的太多了。” 套着一身青色长衫的档头有些为难,“冯兄也是知晓的,这消息,一次只能传一个,而且还要等反馈确认……距离远一点,也是半天功夫。传到广州,怕不是有的等。” “还望通融一二……” 一咬牙,伸手握住了档头的手,只是二人袖口都有点宽敞,居然遮住了握着的两只手。 档头神色一变,微微一愣,然后道:“先不要声张,我去看看排表。” “辛苦,有劳兄弟!” 回到后院,档头叫来了伙计,把今日的表单扫了一遍,琢磨了一番,然后说道,“叫个人去站点,就说麻利点,帮忙插个通广州的。事情能成,夜里吃牛里脊,管够。” “好嘞!” 伙计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琢磨着今天不让洛阳的牛自杀,他也别干这差事了! 吩咐完之后,档头又到了外间,然后道:“少待二十分钟。” 说罢,叫了茶过来闲聊,大厅中的钟摆嘎达嘎达的晃荡,只叫人等心焦。二十分钟度日如年,但总算让冯氏老汉得到一个好消息,因为之前出去返转的伙计,一脸的兴奋。 “怎么说?” “可以。” “好!” 档头也是松了口气,兜里硬邦邦的物事轻轻地用手拍了拍,然后才道:“你去春明楼……算了,去东河的庄子吧,准备个席面,要有酒,要好酒。rou食管够,倘使今日卤味尚可,你看着点。” “好嘞!” 气还没有喘匀的伙计接过档头递过来的“名片”,又是兴冲冲转身离开,直奔东门外去了。 “冯兄,成了,而十二点就轮到你。” “多谢,多谢了!” 双方各取所需,倒也是两全其美。 只是冯氏忙不迭地往华润号这里走动,也瞒不过别人,有好事的稍微打听了一下,便知道长孙皇后的亲信跟他们接触过。 来的时候马车空空荡荡,回去的时候,马车恨不得把石板街重新平一遍……有什么勾当,大约能猜到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