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蒸汽船的作用 (第1/2页)
李安的目的,自然是增加水运的度,以提高漕运的效率,这一点,李豫当然是知道的,而且,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蒸汽船的用处。 “李侍郎,这蒸汽船应用之后,我大唐从江南运输粮食,可以更快的抵达洛阳城,然后再从洛阳城装入火车,将粮食运往京城,所以,这蒸汽船最大的作用,是用来漕运的,是不是?” 李豫轻松的回答道。 “漕运,恩,不错,的确有这个作用,不过,现在造出来的蒸汽船,只是一个很小的蒸汽船,日后,还可以造出更大的蒸汽船,而大的蒸汽船就不能在运河里通行了,可以出海,以从海路宣扬我大唐的国威。” 李安笑着说道。 “李侍郎,像我们脚下这艘蒸汽船,能运输多少粮食呢?有一百旦吗?” 李豫看向蒸汽船船舱,笑着问道。 他觉得蒸汽船度很拉风,但船舱的面积并不比普通的漕运船只要大,甚至,因为加入蒸汽机和储煤空间,货运能力似乎比普通的漕运船还要低一些。 “蒸汽船装粮食?哈哈!广平王错了,蒸汽船可不是这么用的,若是这么用,那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啊!” 李安笑道。 “不装粮食,那该如何用于漕运?李侍郎真会说笑。” 李豫皱起来眉头。 李安看向李俅,问道:“四郎,你觉得呢?” 李俅皱着眉头,苦思半天,大喜道:“李侍郎,我明白了,蒸汽船是专门用来牵引的,可以将很多漕运船牵引着走,就像蒸汽火车头也并不装货,但后面却连接了几十节车厢。” “对对对,是用来牵引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挥作用,就像蒸汽火车头那样。” 李豫也很快想明白了,并觉得这种蒸汽小船非常好,用处实在是太大了,只要造出一定的数量,就可以让漕运的效率提高很多倍,大大方便朝廷的漕运事业,另外,商人的大批货物,也可以使用蒸汽船牵引,从而可以更快的抵达目的地,提高商业运输效率。 “哈哈!你们终于明白蒸汽船的巨大用处了,不过,今日蒸汽船刚刚造出来,就让我们好好欣赏曲江池的风景吧!” 李安心情大好,激动的说道。 “污污污……” 蒸汽船的度很快,但噪声也很大,只要开始加力,就会出很大的声音,这让曲江池之中大量游玩的客人,全都好奇的看向蒸汽船,好像看怪物一样。 李安让蒸汽船在曲江池之中来回的开动,并且是以最大的度开动,这种兜风的感觉不是一般的爽,而周围画舫里的贵族和小娘们,则全都投去好奇和羡慕的目光。 “这是什么船,跑的这么快,还能冒黑烟?” “不清楚,从来就没见过。” “我怎么觉得,跟蒸汽火车头差不多,不会又是李侍郎明的新家伙吧!” “对对对,应该错不了,李侍郎也真是厉害,明了太多有用的东西,以后指不定还能捣鼓出什么呢?” “李侍郎之才,比古之鲁班都毫不逊色,是个大才。” “的确是比鲁班还要厉害的人才,不过,李侍郎对诗书知之甚少,还是比古之圣贤逊色的多。” 周围画舫里的贵族们,看到蒸汽船只在曲江池乱跑,互相谈论了起来,并达成了很多共识,猜出蒸汽船是在李安的指导下明的,同时,也认为李安比古代的鲁班还优秀,但以读书人的傲气,他们还是认为李安的优秀只是低等的,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里,工匠之才只能算小才,鲁班明再多的东西,也不能与孔子和孟子相提并论。 蒸汽船在曲江池之中来回奔驰,足足一个时辰了,还未出现任何的故障,这让李安欣喜不已,毕竟,经过这么多个日日夜夜的改进,蒸汽机的性能,已经非常稳定了,蒸汽船也经过了比蒸汽火车头还要长时间的研制,不出问题是辛苦研制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李安努力工作的回报。 曲江池现能冒烟的蒸汽船,而且,在此地游玩的贵族又比较多,为此,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整个长安城传开了,甚至,传入大明宫,让皇宫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了此事。 在确定无误后,高力士亲自走入紫宸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隆基。 “蒸汽船?李侍郎研的蒸汽船获得成功了?” 李隆基正在阅读史记,听说蒸汽船在曲江池纵横驰骋,度比画舫高很多倍,高兴的将史记放在桌子上,站起身来。 “大家,蒸汽船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城,连宫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李侍郎又为大唐立一大功,奴婢恭贺大家。” “好,哈哈!” 李隆基大喜,思索片刻,轻声道:“蒸汽船度快,若将其用于漕运,必然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果然是好东西啊!传令,让李侍郎立刻来见朕。” 很显然,李隆基对蒸汽船的很多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必须让李安亲自给他解释才行,另外,蒸汽船到底该如何建造,在什么地点建造比较合适,如何应用在漕运上,是专门给朝廷准备,还是允许卖给民间,以及成本有多高,能提高多少运输效率,这些问题,都只有李安才能准确的给他答案。 几名小太监很快找到了仍在曲江池试船的李安一行人,并挥舞手臂,让李安上岸,但船上的人根本就看不见,自然不会靠岸。 小太监拿出一面药玉镜子,用反射的阳光,不断照向正在行进中的蒸汽船,而且,来回的抖动,以引起船上人员的注意。 “是什么人在捣乱?” 李豫的眼睛被强光晃了很多次,感到有些恼怒。 李安连忙从怀中掏出望远镜,对着强光传来的岸边方向看去。 “是陛下身边的小太监,应该是叫我的,立即靠过去。” 李安用望远镜看到了李隆基身边的小太监,并立即下令蒸汽船靠岸。 蒸汽船的度很快,没过多久就靠岸了,李安与李豫、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