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谭斌的疑惑 (第2/2页)
就是旧社会的那种戏子文人,也就是运气好,在香江发了财,才回到祖国来耀武扬威,作威作福。像是这样的人,他听朋友和一些世交子弟说得多了,都是一些没有社会觉悟的投机者,甚至很多就是该抓进去关着的混蛋。 可如今的社会现状就是,这群人偏偏就是最受欢迎的,上面的人千方百计的都想要让他们回来投资,他们就算是在国内做了什么坏事儿,侵占了民众们的权益,都没有事儿! 谭斌不在那些系统,他管不了这些事情,但现在殷俊的麒麟唱片,总算是和他的系统对上口了,他当然就要好好的教教殷俊,什么叫做按照规矩办事儿! 不但是拒绝了霍健宁所有的建议,那些去挑选唱片的人,谭斌给他们的交代也是“一切靡靡之音都不要,一切谈情说爱的都不要,一切有xx倾向的也不要!” 好嘛。 流行歌曲遇上这些“不要”,还能剩下什么? 所以总共只选了二十多张唱片,多是以古典音乐、民谣音乐、小调音乐为主。 然后,麒麟唱片那边当然不同意,多次想要和谭斌沟通,谭斌是一点都不理会。 哪怕是上面有人特意打了电话来询问此事,谭斌也没有软过。 他是有根基的人,也是有原则的人,这事儿他决定这么做,根本没有私心,所以上面的人也没办法说什么。 之后,据说殷俊抵达了华京,他的方便面工厂规模盛大的开工了。 开工那一天,x和国家xx人,都全部到齐了,副总、部x的更是不计其数。
谭斌心里都有些紧张,如果殷俊在这些人面前说上一句,哪怕只是一个副总,恐怕他这边就不得不服软了面对部x的,他还能顶得住,副总级别,你要是不听话,那很简单,换人就行。 可是自始至终,上面都没有任何的消息,就仿佛殷俊也忘记了这事儿一样。 谭斌虽然看不起殷俊,但他晓得,能做生意做到殷俊那种规模上的,肯定不是笨蛋。 为什么殷俊会不管不问,就好像没有这么一个纠纷一样? 说他是不在乎? 当然不可能! 殷俊在麒麟唱片公司上面,投入实在是太多了。 据说他光是购买的唱片版权就有800多张,当时去审核挑选的人员看着,都有些呆住了,这可比华国音像总公司引进的所有唱片都多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另外,殷俊在临安的唱片工厂里面,一共买了50条日本索尼和松下出产的音乐磁带生产线,还在国外又购买设置了10条聚酯薄膜基带生产线,专门来生产音乐磁带所用的胶带,这可又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了。 根据谭斌得到的消息,全华国的唱片工厂,都没有那么多的生产线,都没办法和殷俊比生产能力。麒麟唱片公司可是每天能灌制30万盘磁带的。 还别说唱片工厂的四五千的工人,这些人如果因为唱片卖不出去,没有了工作,恐怕江南省的那群领导,会直接骂娘的。 到时候可就不是什么不痛不痒的询问了,那些人发起火来,即便是华京的相关部门,也得是掂量掂量的。 要是再闹到了上面去,给谭斌扣上了一顶“阻碍改革开放”的大帽子,谭斌就算再有人脉,也得马上灰溜溜的下课。 每当想起了这些,谭斌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也有点太强硬了,是不是之前该选个一百来盘的磁带,让他们来卖着?这样有了点面子之后,他们也不会闹得厉害,自己也有理说话。 就在谭斌有点捉摸不定,想要再派人去试探一下麒麟集团的想法的时候,忽然他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殷俊离开华京后只在临安停留了两天,便直接去了粤州。 然而,殷俊离开了,华京和江南省两边居然都没发火,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殷俊真的没有去告状。 奇怪了! 这群香江人不是耀武扬威的,一遇到什么事情,马上就去告状吗? 他们这些人,遇到那些好的项目和赚钱的生意了,吃相比什么都难看,可是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全靠上面的政策扶持。 现在星华书店这条路眼看就走不通了,数千万的投入眼看着就要亏损打水漂,殷俊居然没有慌? 这是什么意思? 谭斌本来都做好了一些应对准备,可如今什么都排不上用场,反而是让他有些心慌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