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这是要造反么? (第2/2页)
中,格物之流就是下/贱之事,是拿不上台面來说的,若是他当真在松鹤书院开设这么多的课目,士林清流们能否接受还是个问題呢, “院长大人可是有什么顾虑么,其实在学生看來,这并不是问題,” “哦,怎么说,” “敢问院长大人,学子们为何要科举,” “科举,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方法,通过了科举,就能够在朝廷中为官,就能够为百姓做事,” 康仁夫子脸色很是严肃,他是一个正统的儒家弟子,在他的心里,恐怕治国就只要学会之乎者也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了, 国家危难,之乎者也;百姓困苦,之乎者也;天灾人祸,之乎者也,等等等等, 所以,在张扬宣扬术算之法的时候,心中并沒有什么担忧,毕竟这也是为国为民做好事儿嘛,对张扬的才干还是很欣赏的,所以看着张扬的目光变得柔和,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这家伙就像是牛皮糖一般,逮着了好处他呀的就不松口了,一下子增加那么多杂学,这是要造反么, 看着康仁老夫子怒发冲冠的样子,张扬很不理解,沒错,他说的是挺对的,朝廷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在安排他们做官,但是,这样真的是最好的方法么, 张扬不以为然,经过了后世中的历练,他知道在这样统一的教授之下,根本培养不出來那种专业的人才,更何况,不是张扬对这时代中的人吐槽,就单单看康仁康老夫子,就知道,这样子培养下來,也只是培养出來一个做事古板,什么事情都想要讲究一下之乎者也,平时就哎掉书袋的老儒生,根本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到了岗位上之后,也只能用是个字來概括,那就是尸位素餐,
“沒错,夫子所言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治国不仅仅是需要诗词歌赋,需要经义文章,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有所建树,那就要求专业的人才,恕学生斗胆,夫子的学问那是极好的,是不容忍质疑的,学生心中也是极其敬佩的, 但是,说句冒昧的话,夫子当真以为可以运用自己的才学能够在任何事情任何领域之中都能够有所建树建功立业么,譬如军事,夫子可以带兵打仗为大唐开疆辟土么,譬如农事,夫子可以在田地里劳作么,知道作物的生长特征么,譬如药理,夫子能够用自己自己的诗词歌赋让病人的病症有所减缓么,不能,” 张扬说道,不顾康仁老脸被自己说的通红,对这样的老顽固,只有让打破他们心中一直坚定的信念,这样子才能让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新鲜概念,只是,手段必须要强硬才行|, “夫子口言,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方法,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但是,天下读书人何止千万,每一次科举又能有几人能够有幸中第呢,五十少进士,为了那有限的位置,穷极一生的时间,只会死读书读死书,这样子造成了人才的多大浪费,多少家庭苦苦的挣扎,就为了几乎都不能达到的目标,有多少人不顾双亲的老迈,不顾妻子的艰辛,可是,若是有幸能够金榜題名,又有多少人会抛弃糟糠之妻,这样子的做派,简直就是读书死嘛,” “你,你......” 康仁的脸变得有些苍白,听到张扬的话,想要反驳两句,但是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能说出,虽然心中的怨气很大,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听不进人话的人,虽然张扬说的有些偏颇,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指着张扬的手臂无力的垂下,身子有些轻微的颤抖,眼睛有些通红,鼻子酸涩,这一刻,康仁的脑海中不禁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求学的画面...... 康仁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赤贫,可是因为他喜欢读书,不顾双亲的年迈,只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任凭父母在土里刨食,每次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本应该成为家庭顶梁柱的康仁,却选择看不见,只为了自己的喜好, 在往后的回忆中,康仁觉得这实在是很残忍很冷酷很沒有人性的事情, 这就是大大的不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双亲已经不在人世了! 悔恨在心中扎了根,如今听到张扬提到,心中的那份愧疚让他实在是不能忍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