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弃儿 (第2/2页)
情况,就徒步钻了三十里地远的大山沟,挨村串,听说孩子多的,就搭钩,没费什么劲,就说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 说和人把半大小子,领到了福兴庄这个缺儿子的人家,那女人看到这小子的一身土气,撇了撇嘴,男人没有说什么。说和人言道:“几年就变成大人啦!你们家就不用雇人啦!就是现在,来了也能给你们家干好多小活儿呢,他在他们家,整天要到山上割柴去哪!”如此,这个半大小子,在这福兴庄就呆了下来。这一年,也就是一九四六年,小子长到十六岁了,忽然间,这家女人的肚子越来越大,女人活半辈子多了,没想到又怀了孩子,不能说不是个惊喜,要生下来个小子,这抱养来的小子怎么办呢?这家女人心里盘算着,女人不免又埋怨起了男人,不让他抱养,他偏抱养,你看将来怎么办吧?夺你儿子的家产! 孩子生下来了,不是小子,是脸朝外的人——丫头,但女人还是有老大的不高兴,丫头也是我身上掉下的rou,我可以招女婿呀?有了这抱养的小子,这诺大的家产就要便宜给这小子了,女人虽然有了孩子,却整日唉声叹气,气出不去,就骂男人,男人成了这家的罪人。 一九四八年,这地方解放了,一九四九年搞土改,搞土改要丈量土地,书写土地文书,需要识文断字的人,而那时农村识文断字的人少,这个福兴庄抱养儿子的人,解放前当过保长,保长按地亩催粮催捐,自然能打会算,而这人未从说话三分笑,此时就有人推荐他进了土改小组,帮助平分土地,书写文书等等一系列工作。如果这家人不抱养哪个儿子和生养这个闺女,他又不在土改工作小组工作,按着他家当时的产业,不给他定个地主,少着也得给他定个富农,可就有因为,他家多了这两口人,他又在土改小组里工作,搞土改的人面面相观,把他家的地分出了一些,就给他家定成了个上中农。
不几年,这家抱养的小子也就二十多岁了,养父不失人伦之道,给养子娶了媳妇。又过了几年,到了一九六零年,国际国内形势吃紧,国家清理阶级队伍,清理漏化的阶级敌人。福兴庄清来清去,清理到了抱养儿子的人家,导火索,是抱养儿子人家的女人,嘴不饶人,整日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街坊邻居吵架拌嘴,整日骂抱养的儿子两口子情受了她家的产业,而抱养的儿子,当然也满腹牢sao,和人絮叨:“我情受了你们家财产?我情受了你们家财产在哪儿呢?五间大北房你们三口子住着!我十二岁来到你们家,你们让我歇过一天工吗?我冬天上山割柴,夏天钻棒筒子耪地,吃的是你们吃剩下了的饭,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雇长工还得给人家工钱呢?我挠着过一个小钱边儿吗?你们是雇了一个不花工钱的长工!你们还七个八个不合适哪!” 村里正在找漏化的阶级敌人,人们联想到了她家以前的那些土地,又联想到她们家抱养儿子的言语,谁说她们家没剥削过人呢?甭说她家解放前经常要雇短工,就单单说她们家剥削她抱养儿子这一项,就比雇一个长工还厉害!于是经过运动小组讨论,把她家就定成了富农。集聚了全村的社员,在他家的大院子里夜里点上了汽灯,召开了批斗大会,院子里的人坐了里三层外三层,汽灯下,放了一条板凳,让哪老两口子站在了板凳上,一个个社员上来发言,发言的人,哪个也没她们哪个保养儿子说的切中要害,因为他确实给她们家解放前干了六七年活儿,而一个子儿也没挠着,解放后,直到入社之前,他还给她们家没日没夜的干活哪! 这个人家改成了富农,当然老两口子遭了殃。她家那一女,此时已是一十有四,正上初中一年级,这孩子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学习很好,从一入少年先锋队,不是中队长,就是大队长,这一年,她正是大队长,一向是老师心中的宠儿,学生眼中的表率。可当学校接到她家已改成富农的通知后,少年先锋队立即解除了她的大队长职务。宠儿变成了弃儿,表率,变成了让人鄙夷之类,女孩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无脸再去学校念书,辍学在家,整日哭泣,父母见到女儿哭泣,也一边哭泣,无有解救的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