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柏林上空的苏维埃雄鹰B (第2/2页)
620公里,而不是飞极速670!长时间最大功率引擎会受不了,就是现在的耗油量也是惊人的! 不过飞行员们已经在通话器里提前互相庆祝了:这样的速度之下,德国夜间战斗机根本没有办法,而那些单发战斗机想拦截难度大得几乎不可能! 如果是在白天,那些BF109和FW190能在7000米高度给自己制造大麻烦,但黑夜中单靠雷达站指引,在空旷、没有大城市的广大湖区上空截击一个小小的编队,能目视发现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用说有效拦截。 空中的云系也在增加,下方浓云密布,40分钟后,根据仪表判断编队已经抵达东普鲁士同立陶宛边界。 “伙计们,可以下降高度了,我们回家!” 编队缓缓降低高度至3500米,氧气也基本上用光了——能够看到前方下边点点的爆炸,显然战线上正在炮击。 “鹰巢,鹰巢,我是夜鹰1号,我们已经抵达加尔格日代以北20公里位置,即将降落!” 连续呼叫了两次,耳机中终于听到机场的声音:“你好,夜鹰,跑道已经为你们点亮,欢迎凯旋!” 听得出塔台一片欢腾,空袭柏林能够安全返航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半个多小时之后,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2号会议室里参加统帅部会议的林俊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空军委员会打来的。 斯大林的参谋军官将电话机交给林俊,报告听得林俊神情越来越高兴。 因为副统帅似乎接到了一个重要电话,会议就算暂停一会,大家和斯大林同志一样,抽烟的抽烟,想喝水的让服务人员递杯热水过来。 “确认了吗?”林俊对着电话问。
“是的,元帅同志。我们的情报部门还截获了柏林电台的广播,说柏林有空袭,没有具体介绍,但已经能够确认飞行员们的行动是真实而成功的。” “好的,关于飞行员的某些涉及冒险的问题,我认为不需要太严格,中央会处理。” 林俊这样说,远在立陶宛的卡莫津等人就不用担心挨处分了:要是知道元帅的态度,飞行员们会更加高兴,就等着获得勋章吧! 电话打了有个两三分钟时间才挂下,林俊转身看到烟雾缭绕,斯大林叼着大烟斗和加里宁等几位正看向自己,倒是伏洛希洛夫那几个高级军官没什么好奇心。 “斯大林同志,我刚得到消息,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轰炸柏林的远程战斗机部队已经全部安全返航。图哈切夫斯基的部队派出了8架米格3,携带炸弹突袭柏林。参与任务的飞行员同志们发扬了大无畏的精神,采取了一个近乎疯狂、但出乎法西斯意料的攻击方式,从50米超低空突进柏林中心区,扫射了菩提树下大街中心城区,还轰炸了勃兰登堡门和法西斯的国会大厦!” 所有人一开始就像听平常的汇报,而说到中端,加里宁都不自觉的两手握到了一块,最后伏洛希洛夫低声、但很有力的说了句:“干得好!”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夜间从50米高度穿越柏林中心区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莫斯科一样,柏林、第三帝国的中心,这防空力量就不用说有多严密了! 轰炸勃兰登堡门和帝国国会大厦,这意义非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能意识到其中包含的价值——不指望炸死希特勒或干掉德国哪个重要人物,而是政治影响! 扫射了菩提树下大街,这对德国人的打击和刺激比扔下几枚炸弹还要厉害! “该给他们勋章!普伦雅科夫同志,这能与你们34年救援切柳斯金号的英勇行为相提并论。”斯大林停顿了一下“同样是8名飞行员、8名英勇无畏的飞行员。我提议,集体授予他们苏联英雄称号!” 斯大林很高兴,也很郑重,甚至对林俊汇报的回应用了“普伦雅科夫同志”,而刚才会议中还一直是“安德烈”。 不用说,全票通过! 在沃罗宁的指挥下,克服了艰难险阻,与大自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但当时的海上装备毕竟较差,科技水平较低,轮船在航行途中,于1934年2月13日在楚科奇海被浮冰撞碎,不能继续航行。这时轮船距离海岸约20公里。当地的渔民闻讯后立即赶来营救,他们把部分患病的科学家安置在渔村,多数人员则只能留在漂冰上安营扎寨,最后在莫斯科派来的飞机救助下,考察队才得以脱险。 弗拉基米尔1946-1947年任“光荣号”捕鲸船的指挥。1946-1950年间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同年逝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