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也是好事 (第1/2页)
年到了 正月初,辽国使者到了,韩告诉李虎,金军正在攻打中京,前线战事非常紧张,考虑到要稳定军心,耶律淳决定推迟登基称帝的时间另外,就是督促李虎尽快出兵南下太原,牵制宋军这是耶律淳第三次提出同样的要求了 李虎说自己有困难,几十万百姓突然涌入西京,要安置,事情太多,再等一等在他看来,宋军至少要等到开春之后才会进攻,还有时间,不要着急 正月初八,大宋使者到了除了马扩外,还有河东、河北两路宣抚使童贯的长史董耘 李虎突然放弃辽西,让大宋非常恼火,很明显,李虎和契丹人结盟了,他要在代北发展了,这是背信弃义初始大宋皇帝听到占据西京的消息还很高兴,认为山后九州已经到手了,宋军只要再和辽西的义军联手共击,就能收复山前七州,如此燕云可轻松拿下,自己的功业可以留芳千古,哪料还没有高兴几天,从河北边境传来消息,辽西义军主动撤离了,都跑到西京道去了 李虎的野心昭然若揭,他要图谋自立了,汉虏果然不可信,不过,大臣们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李虎盘驻代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宋军的兵力有限,只有十万人,而且一半以上的士卒都是近从河北招募的,真正的西北军精锐只有种师道、种师中、辛兴宗、刘延庆等数万人马征剿方腊让西北军损失了好几万人,这种损失短期内无法补充,这使得北伐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强悍,为了确保能拿下燕京,宋军需要李虎的配合 李虎占据西京,军队损失应该很大,他留在辽西的军队还要戍守大灵河一线,那么他拿来配合宋军北伐的军队十分有限李虎放弃辽西,显然也是考虑到生存困难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否则他地军队可以实施东西夹击,抢在宋军前面攻占燕京现在他做不到了,把军队集中到代北,一来实力强了,二来也可以动用多的军队配合宋军北伐 只要李虎遵守约定愿意配合宋军北伐,攻击效果是一样的,但战果却不一样了如果义军分驻代北和辽西,保持对燕京的夹击态势,将来李虎还是有机会占据燕京,只不过把对手换作大宋而已,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李虎撤出辽西,大宋随即可以全取幽燕包括平州路,这样一来李虎就只能待在代北,无法染指幽燕了 将来李虎为大宋藩镇,为大宋戍守代北,他的北面是契丹,东面是女真人,西面是西夏人,三面受敌,自保尚嫌不足,哪有能力南下寇掠?相反,如果李虎盘驻幽燕他只有东面女真人一个对手,而大宋在河北一线又没有山关险隘可以阻挡,他有足够的实力南下河北,攻击中原李虎盘驻代北,事实上大大减轻了藩镇地威胁 这样一分析,皇帝高兴了,李虎占据代北放弃辽西,虽然把自己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但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只能紧紧依靠大宋,做大宋的藩镇了李虎头脑的确很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捆住了 接下来地事就好办了先把李虎哄好了利用他地实力配合宋军北伐再把幽燕拿到手如此北伐可成大业可成这次可不像上次了上次大辽实力犹在大宋也还没有做好北伐准备李虎也还不过是个流寇如今两三年过去了大辽奄奄一息大宋北伐在即李虎也实力骤增再想唬弄他是不行了必须实实在在给他好处否则把他激怒了事情就麻烦了现在他有地盘有实力了投奔契丹人可以帮助契丹人守住半壁江山投奔女真人就有可能变成石敬瑭第二将来成为寇掠中原地急先锋 皇帝和几位宰执商议了一下决定赐封李虎为汉王由公爵升王爵 当初大辽皇帝招抚李虎赐封地就是汉王李虎拒不接受在大宋皇帝看来这件事最起码可以证明李虎不敢得罪大宋不敢背叛自己这个汉虏还不算无知还没有愚蠢到不可挽救地地步按照先帝遗训收复燕云者可为王虽然李虎只收复了一半但可以封他为王了如果让他一个人收复了燕云那时候就不是封王能解决地事了而是要演变成藩镇之祸了 李虎收复了山后九州这个地方就是边郡大宋皇帝决定在此设云中路李虎出任云中路制置大使权知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