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_第五十四章 这是我的地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这是我的地盘 (第1/2页)

    原野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总帅,时间……这个时间恐怕来不及了”

    从太原到府州最近的路程也有五百多里,往返一趟需要时间,但战场形势太紧张了,尤其杀虎口战场,如果短期内大宋援兵未能赶到,整个战局将对义军非常不利

    李虎转头望向吴思铭既然折家在大战爆发之间就把吴思铭派到了大同,那么折家显然对云中路的形势有比较准确的判断,折家预计金军肯定要进攻,所以才胆敢做出要挟之意由此推断,折家应该考虑到双方建立联系并达成妥协的时间和援兵北上的时间不能发生冲突,如果李虎战败,大同丢了,谈判就算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

    吴思铭看到李虎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心里喜翻了天这个李虎果然是北方枭雄,拿得起放得下,看他那个样子根本不在乎这点利益损失,这个胸襟和胆识足以证明李虎是个人物,将来的成就非同凡响怪不得大哥宋江和哥哥吴用到了西北后,听说李虎从辽西杀到了代北,并且占据了山后,随即把梁山再度崛起的希望寄托于李虎身上现在看来,这步棋走对了

    吴思铭正在高兴的时候,发现李虎望向自己,急忙说道:“折家世居府州,谁出任府州知州,谁在折家说话算数现任府州知州是折可求,我到大同来拜见虎王,就是奉了他的命令临行前,折可求对我说,如果虎王愿意和折家就未来的西北局势坐下来好好谈谈那就把这份书信递给虎王”吴思铭从怀内掏出一份书信双手高举,恭恭敬敬地递到李虎面前

    李虎接过书信,没有拆开,而是递给了原野原野马上撕开蜡封,拿出书信细看

    “折可求怎么找到你了?”李虎望着吴思铭,疑惑地问道,“他怎么知道我们之间曾有来往?”

    “虎王知道杨志这个人吗?”吴思铭问道李虎点了点头,青面兽杨志,里鼎鼎大名的人物当然知道了

    “我们在海州投降后,有三个人因为家世地关系,离开梁山军到地方为官了一个是杨志,他是西北麟州杨家地后代现在在种师道手下为将一个是呼延灼,他是西北太原人,是呼延赞的后代,现在在太原做都监还有一个是关胜他到济南做巡检去了”吴思铭说道,“我听折可求说,杨志随种师道到了河北参加北伐,出任选锋军副统领我们之间的事,就是杨志告诉折可求的”

    李虎微微颔首大宋招抚了宋江,但又怕他再叛,当然要分裂他的内部在现今这个乱世,有时候举旗造反再受抚也是做官的一个最好途径杨志走世荫承袭这条路不顺利走造反受抚这条路倒是一帆风顺,看样子他混得很不错啊

    “宋大哥带着我们二次举旗造反本意想渡江与方腊会合,谁知方腊没有支撑多久就全军覆没了再次投降后宋廷把我们全部赶到了西北,而折家负责看押之责折可求担心我们又造反,至今没有给我们武器,也没有给我们军饷,仅仅让我们吃饱穿暖而已”吴思铭很气愤,但也很无奈,“折可存找到宋大哥之后,宋大哥提了个条件,如果这件事办成了,要给我们武器,给我们军饷……”

    “你以为他会给?”李虎笑着问道,“这次北上支援大同,折可求完全可以给你们梁山军一个机会,但他没有,可见他根本不信任你们,也不愿意相信你们”

    吴思铭叹了口气,“现在梁山人很苦,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做苦力,靠做苦力勉强糊口本来我们连家眷在一起也不过六千人左右,但官府借着这个机会,把梁山泊一带和我们沾亲带故的人,甚至连朋友、邻居都一起赶了出来现在我们有一万两千多人,能打仗的壮丁只有三千多,折家认为我们是个大包袱,一直想把我们逼走”吴思铭望着李虎,眼睛里露出哀求之色,他想说什么,但开不了口,“林大哥的病其实不严重,但我们没钱给他抓药,他强撑着和我们一起做苦力,一个冬天下来,他就不行了”

    李虎知道吴思铭地意思,他摸着下巴上的胡子,仔细考虑是否收留的问题

    以梁山现在的状况来说,人为刀俎我为鱼rou,他们只有任人宰割地份,估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要被折家生吞活剥了

    其实折家也有难处,一万多人的吃喝是个问题,一万多人的安置是个问题,尤其让他们头痛的是,宋江和他们地一帮兄弟都不是普通人大宋自早期四川王小波、李顺造反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宋江是第二个举旗造反的大反贼,而且他还是在京畿附近,在天子脚下造反,并且转战四方,一度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