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折家的后台 (第2/2页)
你不要给大兄说中了,把我们折家四百年的基业一朝葬送了 “你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我也是身不由己”折可求的脸颊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几下,显然他的内心也是愤懑难平,“仲古已经陷进去了,你让我怎么办?我只能赌一把了你以为仲古出事了,我折家其他人就能独善其身?你不要妄想了,汴京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把我折家连根拔掉,仲古一旦出事,折家也就完了” 折可存闭上眼睛,无奈长叹 仲古是折家第一个进士,名叫折彦直,字仲古,他是折可适之子,现为签书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就是知枢密院事的副职,也就是枢密院地副长官这是个非常大的官,是大宋宰执什么叫宰执?宰执就是东西两府的正副长官,东府是中书省,正副长官是宰相和副相,西府就是枢密院,正副长官是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和同签书枢密院事折彦直是崇宁二年1103年地进士,二十年内做到宰执,这和折家在西北雄厚的实力和汴京深厚的人脉有着密切的关系 昨天折可存直接顶撞张孝纯,说枢密院另有命令,张孝纯满腔的怒气随即不敢发作了,他丢下一句话就跑了,原因就在如此折家他惹不起 “哥,太子斗不过郓王”折可存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情绪太差,他凑到折可求的耳边,压低嗓门说道,“哥,折家这次危险了” 折可求神情冷肃,一言不发
郓王叫赵楷,是当今皇帝的第三子,他的性情爱好和皇帝几乎一模一样,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等,无所不能,才华非常出众,估计也就比皇帝差一点,在一帮皇子中鹤立鸡群皇帝喜欢他,极其溺爱 政和八年三月,皇帝下诏,叫时为嘉王地赵楷赴集英殿试,让他到大庭广众之下显示一番才华考官极尽奉迎之能事,赵楷中了状元赵楷中状元,就像当初宦官梁师成中进士一样,史无前例当时就人说,“内臣及第,始于梁师成;亲王及第,始于嘉王楷”皇帝这么做是有用意地,在大臣们看来,这是为赵楷取代太子赵桓制造舆论和声势 预立储君的制度始于西汉,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条原则具有很大地弹性,第一条不行可以参照第二条,所以自此以后舍嫡立庶的事屡见不鲜,废立太子事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发生了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地极端事件 皇帝的嫡长子是太子赵桓,但遗憾的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恰恰不是赵桓,而是三子赵楷,于是,皇帝的个人感情与传统的皇位继承制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而这个冲突直接渗透到国政,影响到了国祚的稳定 毫无疑问,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当然唯皇帝的意愿马首是瞻,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赵楷渐渐成为汴京最为嘱目的人物先是破旧例拜太傅,出居宫外后依旧自由出入禁中,接着皇帝不惜违背“宗室不得领职事”的祖制,封赵楷为提举皇城司 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拱卫皇城,并侦察臣民动静,率领数千名被称为亲从官、亲事官、内等子等不同名目的禁卫与侦探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它不受殿前司的节制赵楷上任后,皇城司的权力明显增大,不隶台察即为一例所谓台察,就是御史台六察司过去皇城司要接受台察的监督,到了郓王这里,改了 因人而废法,这不是一件好事,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宠爱,根本无视律法,无视祖宗家法,他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哪天不高兴了,他说废太子那就废太子,不过现在时局不好,内有反贼,外有战事,不宜搞这么震动天下的大事 不过皇帝为了给赵楷铺路,还是没有闲着,他打算北伐开始后,如果战事顺利,叫赵楷到河北去做兵马大元帅,指挥北伐军收复幽燕,建下盖世功勋 折可存看到折可求一言不发,嘿嘿冷笑,“种帅会打败仗?笑话,如果不是官家有意让郓王建功立业,这一仗会打败?” “你胡说什么?”折可求给了他脑袋一下,然后迅走到帐外四下看了看,嘱咐扈从小心看着,不要让任何人接近军帐,这才走了回去 “你要是喝多了,马上睡觉,你要是头脑还清醒,我打算和你商量一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