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班子(下) (第2/2页)
不免让人想起另外的含义,因此部里同志心照不宣地称呼她为“郭处长”,免得尴尬。 郭兰虽然没有见到里面的章,不过,光是想一想这事都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你怎么知道这事?” 小林得意地道“赵诚义是我表哥,他给我说的此事,赵部长还被朱书记当面批评了一顿。” 郭兰对去年九月才来班的大学生毕业生小林很是照顾,听到小林的话,忙道“这话到此为止,不能再说了。”她加了一句“涉及领导的话题,千万要小心,这是组织部的纪律。” 小林吐了吐舌头,道“多谢郭处提醒,幸好我只给办公室的同志说了此事。” “明大姐知道此事吗?” “她当时也在。” 郭兰心里明白,此事应该早已传遍了全部,她态度严肃地吩咐道“小林,以后谁问起此事,你都不要承认。”小林见郭兰如此认真,意识到自己可能闯祸了,心里也有些发怵,道“郭处,我去给明大姐说,让她不要给别人说。”郭兰有些哭笑不得,道“算了,你不要再提这个话题,有人问起一概否认行了。” 而市委组织部长赵东此时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 赵东的章最初发表在市委组织部搞的里,是组织部里的内刊,他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发在这里面,一方面是供市委参考,另一方面是给各县领导人一个警告,如果没有名叫移山的记者多事,这篇章也如过眼云烟,很快消失在件的长河之。
谁知记者移山将此加编者按朝捅,是资深记者向反映问题的渠道,资深记者写内参,新进记者搞采访,这内参的威力着实不容小觑。 更恼火的是这个编者按还具体解剖了益杨城关镇,每个数据绝对真实,得出了结论,整个城关镇,农民的负担人平增加了三十四十七块。 城关镇这个麻雀加赵东这个宏观调查,一下把沙州农民负担问题暴露了出来,钱省长没有见到,却见到了的这篇章,当场给朱民生打了电话,表扬了沙州市委勇于提出问题的决心,最后说了一句“民生,等省人代会以后,我一定要下来看看沙州的减负成果。” 朱民生即没有看到,又没有看到,被钱省长一番话弄得莫名其妙,勉强将钱省长应付了过去,第一时间让赵诚义弄来这两份内刊,看完之后,重重地拍了桌子,将赵东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民主集制原则。”朱民生是个权威感特别强的领导人,在他治下的官员,居然有这种出格的行径,这让他即感到怪,更感觉恼火。 赵东出发点很好,可是眼见着事情超出了沙州范围,引起了省里的重视,他一时觉得头大如鼓,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药是没有的,他解释道“我这章写得很宏观,没有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只是说一种现象,而且我的章是发表在,原本是在沙州内部通报一下情况,在全市范围内督促一下。” 在朱民生的印象之,赵东是一位规矩的官员,办事稳重,思路清晰,岂止突然唱了这一出戏,他沉痛地道“赵部长,你是班子里最年轻的,位置也很重要,前途一片光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违反常理的事情。” 看着落款为“移山”的记者名字,赵东当着朱民生的面骂道“这个叫移山的记者绝对是用心不良,朱书记,现在有些记者完全没有职业道德,如恶狼一样盯着各地,只要各地出了什么差错,他们扑过来提要求,要钱要物,吃喝玩乐,而且总是喂不饱。” 朱民生冷冷地道“那么说,这个移山提过要求吗,到底提的是什么要求?”见赵东说不出所以然,他指出“我一到沙州来强调民主集制,有些同志还不以为然,你这篇章与市委精神不相符合,是个人出风头,对沙州带来的不良后果,你要负完全责任。” 赵东原本心里十分的懊恼,可是听到朱民生说得如此尖刻,道“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没有虚假的地方。” 朱民生用恨铁不成钢地语气道“老赵啊老赵,你不是普通党员,你是沙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你应该心里清楚,我们是一个班子,是一个集体,你说出来的话,不仅是你赵东所说,也代表着我们这个集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