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基因_第十七章 高手陀尼吉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高手陀尼吉拉 (第1/2页)

    清洗、黏接、补缺之后,最后一步就是上色,这一关需要修复师用手绘的方式将色彩描上去,由于考虑到美观,这一道工序非常考究修复师的美术功底和对手中的文物的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但这一步,难不倒林海南,半坡类型的陶器纹样多用黑色制成,动物纹较多,最具特色的是鱼纹,其中人面和鱼纹搭配在一起的图案是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的代表。这种带有夸大色彩的花纹,装饰意趣奇特,令人浮想联翩。

    林海南仔细观察了彩陶盆上的图案后,只是稍加思索,便运用各种毛笔和调色刀,对彩陶盆上的图案进行修补。许多半坡出土陶盆文物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部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了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了当时半坡人丰富的想象力。

    沿着这样的思路,林海南手中的彩陶盆就修复完了。修补后的彩陶盆,具备鲜明的半坡彩陶的特质。

    只见彩陶盆的内壁上相对画着两个人面,都是一样的圆圆的脸形,头上戴着尖顶带毛的帽子,双眼眯成一条线,倒丁字形的鼻子,嘴里叼着一条大鱼形的东西,耳朵两侧还各有一条小鱼,像正在往他的脑袋里钻,又像他梦见了鱼。两个人面之间的空间,还画着两条大鱼,两人两鱼各自相对,形成十字形布局。

    故宫代表队的半坡彩陶盆便修复完毕了,一共花去了八个小时。林海南下场吃饭休息,后续的事便交给徐劲了。

    徐劲将修复后的半坡彩陶盆进行扫描,将数据录入电脑中,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将彩陶盆3D投影出来,于此同时,对故宫代表队的作品的投票便开始了。

    比赛开始后,每个参赛队伍都进入各自的工作室,工作室在比赛中相互隔绝,任何一支队伍都看不到对手的情况,林海南等人也是直到投票开始,走出工作室时才能看大外面的情况。

    他们的对手还没有完成他们的修复工作,8号赛场的投票屏幕上目前只展出故宫代表队的作品。

    有的队伍已经比完出来了,而在世界各地,关注这场比赛的人,随时都能成为投票者。

    投票屏幕上展示着修复物品修复前、修复后的模样以及简短的对该物品的介绍。经过第一场比赛,故宫队的任务分配已经很明显了。林海南和冯剑飞为主、副修复师,优米担任文字工作、信息收集工作、后勤工作。而徐劲,则负责技术问题和信息情报整理。林海南能够感觉到,队伍已经成型了,尽管几人说实话认识的时间相当短,但磨合得很好。

    一小时后,日本队的作品展出时,故宫代表队的票数已经有一千多票了。

    日本队的半坡彩陶,是一只彩陶钵。这只彩陶钵,瓶口的边缘还刻画各种符号,共有二十多种样式,这些符号可能是用来记录事情的。在中国西安的其他地方的半坡类型陶器上也曾出现过同样的符号,而且出现的位置也相同。在当时,几何纹样是装饰的主体方式,主要由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也许是修复这些符号花去了日本队较多的时间。

    尽管对日本队的投票也可以开始了,但是故宫队一直保持领先。

    “这先出来的有利。”看着结果似乎已经定了,林海南说,却没有听到冯剑飞的回应。林海南扭头去寻,才发现冯剑飞站在几步远的地方,正凝神观看某一台投票屏幕。

    林海南顺着冯剑飞的目光望去——12号投票屏幕。此时,屏幕上已经有一件展品了,是一只三彩连珠鸳鸯脉枕。这只脉枕是出自唐朝,长11.8厘米,宽10厘米,高5.8厘米,是中医的诊脉器具。

    屏幕上方显示着这一组修复的文物的主题是“中医药文物”。

    瓷器是中国一项古老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发明,它在中国科技、文化、艺术史上独具特色。自它产生到繁荣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瓷器的产生,丝毫不逊色于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独有的、无可取代的,也是最能阐释中国文化的一项发明。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中医药伴随中国的农耕文明而孕生,从对可食用植物的探索到对可药用植物的探索,从大自然中获得原料,疗养在大自然中受到的伤害,可以说中医药是农耕文明顶端的一颗明珠,同时,中医药以中国文化、哲学为思想资源和技术资源,而中国的哲学与文化亦皆属于自然哲学性质,强调世界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可持续性,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