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战争风云 第五十一章 步步逼近 (第2/2页)
利研制成功,战略核潜艇建成后也无法服役。 12月初,村上贞正调整了“战略核潜艇系统”的建设进度,再次放慢核潜艇的建造工程,加快的研制进步,提出替代方案、即在z-11巡航导弹地基础上研制射程过3000千米的潜射巡航导弹,启动制计划。 严格的说,zx——2才是日本需要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 因为x-11的性能存在局限,所以的性能也不怎么样,最大射程为携带一枚弹头,没有诱饵弹头,精度圆规偏差过 zx-2是专门为战略核潜艇研制的弹道导弹,性能指标向“三叉戟看齐。 当然研制难度远对日本来说几乎是无法企及的“高峰”。 抓紧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时候,日本加块了x-11的定型试射工作与原子弹核弹头的研制进度。 1日本进行了第二次强化裂变装置地下爆炸试验。 试验非常成功,日本不但收集到了大量地爆炸数据,为建立计算机模拟核试验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还掌握了强化裂变核装置的基本原理。 弹头小型化工程也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1共和国与美国地侦察卫星掠过母岛上空时,拍下了日本为下一次核试验进行准备的照片。 警报立即响起,因为日本即将进行地是核弹头地下爆炸试验! 日本的地下核爆炸试验采用地是竖井,而不是难度相对较低的斜井。所谓“竖井”,就是垂直打出一个深度上百米、甚至数百米的试验井,将核装置或者核弹头放到井底,然后用水泥密封。因为需要使用大型钻探设备与大量水泥,所以工程规模非常大,耗资巨大。当年朝鲜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相对简单的斜井。竖井的最大好处是,不需要特意选择地形,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地下核试验。
军情局断定日本之前试爆的是核装置,就是从竖井的“口径”做出的判断。 此次,日本在母岛上开出的竖井直径不到1导弹的弹头直径略小,正好符合核弹头的基本尺寸数据。 1日本试爆了第一枚核弹头。 虽然只是普通的原子弹,爆炸当量不到2万吨但是与之前的核试验相比,此次核试验的性质完全不同。 日本已经掌握了弹头小型化技术,还制造出了核弹头! 虽然日本不大可能进行“核导弹”试射,因为核导弹试射后,核弹头将在大气层内爆炸,而不是在地下爆炸,影响非常恶劣,但是日本通过前面1c多次导弹试射掌握了弹头再入大气层技术,只要将核弹头装上x——1型导弹,日本就将拥有战略打击能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日本能够用来运载核弹头的只有x--1型弹道导弹。 y型巡航导弹的有效载荷均不及千克,无法运载重达750千克的核弹头。除非日本在弹头小型化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不然很难研制出具有战略威慑能力的巡航导弹。 更值得轻型的是,日本短期内制造不出热核武器。 虽然在12月20日的时候,侦察卫星现日本在北海道带广附近开工建造第一座重水加工厂,但是日本还得在附近建设包括电站、电力输送网在内的配套设施,3年之内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用来制造热核武器的化。 可以说,在展热核武器的问题上,村上贞正更加小心谨慎。 如果说日本研制原子弹,目的是“防身”,还勉强站得住脚。那么日本研制氢弹就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防卫理由”了,因为氢弹的威力远远过原子弹,天生具备毁灭整个人类世界的能力,“进攻”意味更加明显。 为了避免过早与美国翻脸,迫使共和国采取过激行动,村上贞正不得不小心谨慎。 时间推进到年年底,虽然日本政府没有公开宣称拥有具有实战能力的核武器,也没有宣布拥有战略威慑能力,但是日本拥有核武器、而且是可以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日本会在什么时候将剧增的军事实力用于战争!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求票求支持,啥票啥支持都来点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