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二十四章 出山 (第1/2页)
纪佑国不但不显老,甚至比几年前还要精神得多 不再过问国事,纪佑国戒掉了很多坏习惯,生活更有规律,身体自然更加健康。 在纪佑国面前,王元庆“规矩”了许多。 “也就是说,准备打了?”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中央已经统一意见,老赵让我具体负责。” “以你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纪佑国的态度很明确,不会干预国家大事。 “其实……”王元庆迟了一下,说道,“我这次来不是请教这些问题,而是有件事要麻烦纪老。” 纪佑国皱了下眉头,没有问是什么事。 王元庆很清楚纪佑国的性格,说道:“做决策时,我提出趁此机会与台湾和平统一,老赵肯定了我的意见。” “和平统一?”纪佑国的神态立即变了。 见到纪佑国开口。王元庆知道有戏。没多说什么。 “看来。你地长进不小嘛。还学会钓我地胃口了。” 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不是钓胃口。只是不敢班门弄斧。”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你怎么知道我会帮忙?” “祖国和平统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地夙愿……” “得了。又来这一套。”纪佑国叹了口气。说道。“你地想法没错。现在确实是和平统一地最佳时机。只是不能cao之过急。” 王元庆点了点头,摆出一副请教的样子。 “你跟我几十年,应该知道一些事情。”纪佑国端起茶杯,沉思一阵,说道,“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前,我就考虑过统一问题。当时地情况,我们不可能以和平手段统一海峡两岸,战争地代价非常高昂,承受损失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第四次印巴战争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你也知道。主要还是战争代价太高,我们不能拿同胞的性命、拿整个中华民族的财富当儿戏。如果能够和平统一海峡两岸,不但能够实现民族大团圆,还能给子子孙孙留下一个更加完整的祖国。” 王元庆点了点头,纪佑国的这些想法他都清楚。 早在纪佑国就让彭茂邦制订了相关的作战计划,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动统一战争。随后爆的第四次印巴战争彻底打乱了纪佑国的部署,也让纪佑国现了另外一种统一海峡两岸地方法。 第四次印巴战争的结果不算圆满,影响却非常广泛。 作为共和国自20纪70年代末以来第一次对外战争,共和**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用“完美”形容。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与制海作战能力给予岛内当局巨大震撼,直接结果是蓝绿两营彻底决裂。 蓝营频繁与大6接触,推动两岸关系展。 在野地绿营迫于无奈,继续高举“**”大旗,愈行愈远。 政治分裂,必然导致社会分裂。 “统独”之争在岛内愈演愈烈,一度导致岛内局势动荡不安。 东海战争成为岛内局势的重大转折点。 共和**队在战场上表现出地强悍战斗力对岛内民众的影响还不明显,毕竟不久前共和**队有过类似表现。日本在两场冲突中惨败、金融系统崩溃、国内生报道、军政府上台,以及成功收复钓鱼岛,对岛内民众造成的影响更加突出。 前者让部分还算理智的绿营人士不得不反思。 日本在一场主要依靠海空力量的小规模海上冲突中大败亏输,有什么资格与世界上最强大的6军对抗?没有制空权、制海权,日本向台湾投送兵力都办不到,用什么办法“捍卫”台湾?日本国内基础如此脆弱,一场小规模冲突就导致内乱,台湾有事地时候,日本能做什么?无疑是一纸空文。 后者让绝大部分蓝营人士坚定了立场。 名义上,钓鱼岛属台湾彭佳县,大6早已承认。数十年来,台湾保钓人士比大6保钓人士积极得多。虽然岛内当局一直强调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当时在任地岛内最高领导人年轻的时候还参加过保钓行动,但是从未采取实质性地行动,更不可能像大6那样出兵收复钓鱼岛。 利用这个机会,纪佑国离任前对台湾展开了被西方称为“钓鱼攻势”的积极行动。 大6仍然承认钓鱼岛属台湾彭佳县治内,只是临时“代管”。201年底,纪佑国派国务委员秘密赴台,与台湾当局协商钓鱼岛地行政管辖问题,以此争取台湾在和平统一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虽然这次秘密接触没有收到多大成效,但是影响却非常重大。王元庆亲自负责相关工作,知道纪佑国向台湾当局做出了三点承诺:一是给予台湾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