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三十七章 登陆 (第2/2页)
对后面地作战行动来说,守卫元山港的朝军做出了最大“贡献”。 按照计划,美军占领元山港之后,将立即把两栖舰队里的重型装备送上岸,随即向平壤与咸兴动进攻。因为港口基础设施被朝军炸毁,所以美军无法立即将大量重型装备送上岸,也就无法立即展开地面进攻。 无奈之下,美军不得不调整战术安排。 原先配合6战第2师的第1c11空中突击师成为进攻主力,分成两路,分头向平壤与咸兴方向突击,占领沿途的交通枢纽与军事重镇。 为第1空中突击师提供支援的是进入日本海的3支航母战斗群里的舰载机。 为了降低第011空中突击师的进攻难度,美军在清晨出动12B战略轰炸机,向元山北面高原地朝军营地、防空阵地与指挥通信中心射了上百枚空射巡航导弹。随后出动近30B-1BB轰炸机,对朝军防御阵地进行了凌空轰炸,投下数百吨炸弹! 美军敢于使用战略轰炸机进行凌空轰炸,一是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二是没有防空威胁。 这2大规模轰炸让驻扎在高原的朝鲜步兵师彻底崩溃! 第1空中突击师的突击部队到达高原时,俘虏了上千名意识模糊、精神彻底崩溃的朝军官兵。这些被俘朝军官兵中,很多在战后返回朝鲜。 据部分人回忆,美军地“地毯式轰炸”不但摧毁了朝军的防御阵地,也摧毁了朝军的抵抗意志。
根据第1空中突击师地相关记载,在高原一共埋葬了3700~名朝军官兵的尸体! 轰炸高原之后,美军再次出动战略轰炸机,对平壤东北的新成川进行了大规模战略轰炸。 只是美军没有继续走好运,在这轮轰炸中,1架B-1B被朝军防空导弹击落! 虽然只损失了一架轰炸机,但是美军仍然迅调整了战术,没有再让B-1B这种即将退役的战略轰炸机挂着普通炸弹执行大规模轰炸任务。B-1B不是B-2,使用制导炸弹执行攻击任务的风险非常大,除了普通炸弹,最佳的选择就是空射巡航导弹。 问题是,当时美军储备的空射巡航导弹并不多。 万幸的是,美军此时已经向日本派遣了大批战术战机,即便B-1B不能参战,对空中打击也会造成多大地影响。 因为缺乏重型装备,6战第1师还未到达,所以在元山登6的美军6战队没有出动。 美军在元山成功上岸,却没能按照计划迅推进。 拖下去,美军得不到任何好处。 为了解决问题,韩美联军临时更改作战计划。到达元山的美军6战队先向南面的高山挺进,协助南面的韩军与美军第7步兵师歼灭江原道的朝军,从而让韩军与第7步兵师能够迅北上,顶替6战队向平壤动进攻。 如果执行任务的只是美军,问题还不是很大。 问题是,美军必须与韩军配合作战,而且担当主力的是韩军,不是美军。 美军迅调整作战计划,韩军却没有能够立即调整作战计划。 到20日上午,占领了金化地第7步兵师向淮阳方向挺进,执行战役穿插与分割任务的时候,伴随第7步兵师的韩军没有立即跟随,而是留在了金化。韩军出后,没有跟随第7步兵师向淮阳挺进,而是按照原计划进攻东面的昌道,向目的地高城港挺进! 配角冲到了前面,主角迷失了方向。 更糟糕地是,美军与韩军分道扬鏣之后,将近5万朝军围在了昌道-化川里-淮阳之间! 在不到1平方千米的地域内,聚集了5万朝军! 别说是5万军人,就算是5万平民,一下冲出去,韩美联军地侧翼都将受到威胁。 幸亏美军指挥官及时现了韩军的“错误”行动,随即集中空中力量打击试图突围地朝军,让韩军立即转向。 此时调整进攻方向明显晚了。 韩美联军不得不再次调整作战计划,先歼灭被围困的5万朝军。 显然,韩美联军在江原道地作战行动并不顺利,但是比起开城方向的战斗来说,这点麻烦就算不了什么了。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求票求支持,啥票啥支持都来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