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价的经验(求保底月票) (第2/2页)
如此一来,埋伏在~的韩国潜艇要么没有来得及进入伏击阵位、要么在航母战斗群高逼近地时候没敢露头,不然不会至今都不见踪影。只有埋伏在航母战斗群南面的韩国潜艇会随同向北前进,趁航母战斗群转向与补给舰会合的时候动伏击。 刘海峰想得很清楚,因为让他来干,也会选择埋伏在航母战斗群南面,而不是北面。 接到华剑锋的命令后,刘海峰让“江豚”号提前转向前往补给海域南面,随后放出拖拽式声纳。 韩国潜艇的艇长不是神仙,不可能准确判断出补给海域的准确位置。 只有在航母进行补给作业的时候,韩国潜艇才会趁机逼近,然后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射鱼雷。 211点30,刘海峰返回指挥岗位。 如同所有年轻军官一样,刘海峰的精力特别旺盛。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能够在岗位上坚持好几天。即便需要休息,每次睡眠时间不会过3小时。 “情况怎么样?” “有可疑目标,但是无法甄别。”张雪峰回头看了眼搭档,朝声纳控制中心左上角地屏幕指了一下,“还是黄色信号,计算机分析认为是大型海洋生物。” “大型海洋生物?”刘海峰皱起了眉头,“鲸鱼会在冬季进入黄海吗?” “这可说不准。”声纳长开口说道,“去年一月份,我们就在这边遇到过巡游的鲸群。” 张雪峰点了点头,表示记得去年生的事情。 “不会如此凑巧吧?”刘海峰摸了摸下巴,说道,“有没有办法测出目标度?”
“完全不可能,已经尝试几次了。”声纳长指了下左下角的屏幕,“现在只能确认至少有四个可目标,实际上也许有六个,甚至更多。声纳接收到地信号断断续续,无法进行航线分析。” 无法分析航线,也无法得到航。 “有没有进行模拟分析?” “试过了,结果一样。”张雪峰叹了口气,“计算机分析出的结果是正在迁徙的大型海洋生物群落,无法对个体进行分析。” “用手动方式进行分析。”刘海峰的思维转得很快,“以时间为坐标,把可目标的大致坐标标出来,让我们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声纳长没再罗嗦,按照艇长的吩咐调出了储存在火控系统内的数据。 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右下角标有时间的图标,刘海峰思索了一阵,拿起放在控制台上的信号笔,将屏幕上地一些图标串连成了线。 “用计算机分析这四条航线的平均度与最大度。” “最大度有意义吗?” “当然有,照做吧。” 声纳长苦笑了一下,给计算机输入了进行数据分析的指令。 不多时,几项分析结果出现在了中央上方的大屏幕上。目标中,最大度达到了17节,最低平均度为8节。不算异常,很多鲸类的行进度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某些鲸鱼追逐猎物时的度甚至能达到28节。 “有收获吗?”张雪峰看了眼搭档。 “暂时不能说没有。”刘海峰不想开玩笑,拍了拍声纳长地肩膀,说道,“把四条航线以立体方式显示出来。” 声纳长暗自叹了口气,照艇长的吩咐进行cao作。/ “很好,把战术地图加上去,标明我艇、航母战斗群、补给舰与补给海域的位置。”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明白了搭档的意思。 当战区地图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刘海峰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让计算机按照潜艇行进航线对四条航线进行处理,估测后面地航线。” 计算机结果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张雪峰露出了惊讶神色。 “不错,现在对可疑目标的所有坐标点进行优化处理,看看到底是四个可目标,还是有更多的可目标。”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可目标是6个,而不是。 毫无问,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仍然非常低,根本不可能取代人脑。至少,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做出分析判断,而计算机只能根据已有地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再好的武器系统,没有优秀地cao作人员,都无法挥出战斗力。 “下达战斗命令吧。”刘海峰长出口气,拍了下声纳长的肩膀,“信号再次出现时,估算目标地大致距离,把信息送到火控台的大屏幕上。” 张雪峰以最快地度下达了战斗警报,而刘海峰也以最快的度进入了状态。 不是任何人都能创造奇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