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绝对火力优势 (第2/2页)
仅汉城一地,就有542811人死于不分目炸,250~万人失去家园。按照美国政府公布的评估数据,使用普通炸弹的大面积轰炸至少夺走了25万韩国平民的生命,导致1250万韩国人成为战争难民。 虽然共和国从没承认在半岛战争中故意向平民开火,但是在2045年,也是半岛战争结束20年之后,共和国6续解禁相关档案,随后以非官方的形式向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朝鲜友人道歉诺为战争受害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 因为“战略轰炸”相关档案的封存期为1年以共和国高层有没有在第三次战役中命令战略航空兵轰炸民用目标,没人说得清楚。 h-6m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h-99执行“点**轰炸”任务。 因为确定日本不会参战,所以之前执行“战略巡逻”任务的h-99机群再次参战,以远远过战术战斗机的载弹能力成为最为理想的“空中打击平台”。 与h-6m使用普通航一样,h-9没有使用昂贵的巡航导弹,而是较便宜的制导炸弹。 在战役开始的时候-99的主任务是轰炸韩军的指挥与通信设施,打击韩军的指挥能力,削弱韩军的战斗力。 随后,h-99的任务转变始执行“战场呼叫”任务。 “战场呼叫”是6军为空的“战场支援”取的绰号。执行该任务的时候,h-99携带炸弹在战场上空在战线附近巡逻,接到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请求之后,立即按照地面部队提供的战场信息、或侦察机提供的信息投下炸弹。 h-99滞空能力与载弹能力,使其成为执行该任务的理想机种。 果由战术战机执行“战场呼叫”任务,需要3个梯队的12j-14或18j——15才顶得上1架h-99。
h-99的色表现给6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的战斗中,很多6军指挥官甚至点名要求获得h-99提供的空中支援! 战役开始的时候前充当“急先锋”的战术战斗机反而落在了后面。 前几个小时的轰炸中,战斗机的主要打击对象不是军事目标是桥梁、隧道、火车站、物资转运中心等铁路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因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分散,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激光制导弹药以轰炸机的作战效率不如战斗机。 如同空军与海航的安排一样,韩国空军没有对轰炸行动构成威胁。 11日凌晨军与海航总共出动2个中队的24j-14系列战斗机执行制空任务。天亮之后,海航的12j-14B挂上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只留下了空军的12j-14继续在战场上空巡逻。打到13日,空军取消了制空任务,只是让所有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斗机至少携带1枚拦截导弹与2枚格斗导弹,以防不测。 裴承毅专门在战役报告中提到,第三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因素是“绝对制空权”。 掌握了制空权,等于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 对失去制空权的韩军来说,如果留在阵地上,只能被共和国6军分割包围、遭到逐一歼灭;如果离开防御阵地,会遭受猛烈的轰炸,在与对手交战前就失去了作战能力。 动是死,不动也是死! 因为制空权实质上是“火力”的绝对体现,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火力在运动战中的重要性。 绝对制空权,等于绝对火力优势。 战役还未打响,韩军败局已定。 猛烈的炮击,只是6军为了证明自身火力的表现。 进行炮火准备时,地面主攻的第38军与第39军先后进入了进攻阵地。 虽然第38军与第39军,乃至6军都不承认真正的主力不是共和国的王牌军,但是事实上,真正的主力确实是空中突击部队与第77军。 天亮前,5个空中突击旅的1c00多架武装直升机与运输直升机在2座机场与野战机场上做好了起飞准备。 部署在金化的第77军的3个快反应旅率先踏上征程。 天亮前,冲在最前面的第771旅挺进60多千米,到达汉城东北的洞平里。到此,第77军的3个旅将兵分3路,分别朝3个方向动纵深突击。 天亮后,担任掩护任务的空突1511旅、空突1611旅与空突1711旅的武装直升机机群追上了第77军的3支突击部队,开始清除沿途的韩军据点。同时出动的还有3个旅的低空突击部队,他们将在第77军前面开路,加快第77军的突击度。 直到这个时候,第38军与第39军的装甲部队才从进攻阵地出。 第三次战役的地面战斗正式打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