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九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 (第2/2页)
图仍然是震慑岛内,为在南亚区动战争打掩护。 由此可见,6战队不但肩负起重要作战任务,还在开战前挥了战略欺骗作用。(手机浏览搜 22日夜间,第16战旅与第26战旅的官兵开始登船,第36战旅转移到厦门附近的海军空兵基地,第战旅与第56战旅作为战役预备队、进驻福清与泉州。5个6战旅在数个小时内完成了战役准备工作。 23日凌晨4点30,第36战旅2个6战营的官兵6续登上直升机。 在空军开始轰炸岛内机场的时候,运载着第36战旅官兵的直升机6续起飞。 通过岛内社团,军局联系上了门守军指挥官,在承诺不追究参与军事政变的责任的情况下,说服金门守军指挥官接受大6中政府领导。 直升机机群到达金门时,金门守军主动放弃抵抗,向6战队缴械投降。 没费枪一弹,6战队顺利“光复”金门。 此时,运载着2个6战旅的登6舰队正在向澎湖群岛进。 说服澎湖守军“归顺”中是军情局的重点任务之一,只澎湖守军指挥官不但没在22日夜间给出答复,还扣留了前去做说服工作的社团人员与军情局特工。(手机浏览.〕 起作战行动时,裴承毅明确要求6战队在进攻澎湖的时候尽量降低台军伤亡。 为此,空军与海军空兵没有轰炸澎湖的台军防御阵,甚至没有对海滩防御阵进行打击。 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王元庆就要求尽量减少战争伤亡,特别是台军的伤亡。 为什么要这么做,项铤辉与裴承毅都很清楚。虽然台湾生了军事政变,是参与政变的大部分台军基层官兵都是服从命令,并不是真正反对两岸和平统一。更重要的是,一个台军基层官兵身后都有一个台湾家庭,果战争伤亡太大,不但会让台湾同胞产生逆反心理,还会影响民族团结。
如果不用顾虑战争伤亡,共和国不会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和平统一”。 5点30,登6舰队到达澎湖西面的登6海域。 在澎湖守军没有宣布投降的情况下,2个6战旅的官兵6续登上直升机与登6艇,准备按照作战计划,在天亮之后登6澎湖。一般情况下,登6作战很少在夜间进行,主要是夜间的可视条件非常不理想,对登6一方非常不利。 还有1个多小时,6战队就将在炮火支援与空中掩护下登6澎湖。 6点,情况出现转变。 经过8个小时的艰苦谈判,在军情局的代表承诺不进行政治迫害、确保官兵利益、不追究参与政变的责任等等条件之后,澎湖守军指挥官最终在大兵压境巨大的压力下宣布投降,接受中政府领导。 投降,是澎湖守军的最佳选择。 虽然驻扎在澎湖列岛的台军过3万,是其战斗力远不如共和国海军6战队。真要开打,2个6战旅有足够的能力登6澎湖列岛。在没有空中支援、缺乏炮火支援、官兵士气低弥、毫无斗志的情况下,澎湖守军恐怕连1天都坚持不了。 战争,只能带来毁坏与伤亡。 对希望两岸统一的炎黄子孙来说,由兄弟阋墙造成的任何损失与伤亡都是民族耻辱! 天亮后,运送第一批6战队官兵的登6艇进入澎湖港,6战队正式接管澎湖列岛。 从金门到澎湖,6战队没有费枪一弹,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毋庸置疑,真正的功臣不是海军6战队,也不是军情局,而是两岸间往来不绝的民间交流。数十年来,通过民间交流,不但让台湾同胞了解了大6的变化,也让大6百认识了台湾宝岛。 随着两岸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台湾在经济上已经与大6完成了“统一”。在此情况下,虽然台军将领不能下海经商,是其亲人朋友中肯定有人与大6有联系,使其在各个方面都与大6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用王元庆在战后的话来说,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违背民族统一的逆流终将消散。 不管是空降兵、还是6战队,不管是战斗、还是接管,前几个小时,台军与叛军的举动充分证明台湾军民心向统一。即便李向志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为统一努力的郭铭,也无法让台湾军民背弃民族! 分裂数十年,中华民族终于等到了统一到来的时刻!(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