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九十三章 政治进程 (第1/2页)
见到李存勋身上的阿根廷空军军服,裴承毅就知道军情局长是秘密过来的。 “听外面的参谋说,你这几天多没休息好。”李存勋把杯子递到了裴承毅面前,“这是我从国内带来的苦丁茶,清热去火,对身体很有好处。” 裴承毅这才注意到,壶里装的不是咖啡,而是颜色相似的苦丁茶。 “说心里话,让你一个人在这边顶着,我还真有点过意不去。” “情况有变化?”裴承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 “怎么样,味道很纯正吧?” “确实很地道,而且太地道了。” 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情况确实有变,不过我都安排好了,没必要担心。” 听李存勋这么一说,裴承毅立即冷静了下来。 军情局长万里迢迢的赶来,不急着询问战场局势,而是拉起了家常就非常奇怪了。在裴承毅主动转移话题的情况下,又轻描淡写的带了过去。很明显,局势完全在李存勋的掌握之中,确实没有必要担心什么。 想到这,裴承毅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不管李存勋要做什么,都让他先开口。 “没什么要问的吗?” “老李,你都安排好了,还需要问吗?”这下,轮到裴承毅轻松面对了。“再说了,有你压阵,还有什么问题搞不定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要不了多久,我就能达成外交部的飞机回国了。十多个小时的旅途是很枯燥的,留点事情来打发旅途中的无聊实况,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存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你已经想明白了。” 裴承毅没有开口,与李存勋斗智可不是聪明的选择。 “我也不跟你绕圈子了,直接说吧。”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次是元首派我过来的。” “元首?”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 “准确的说,是元首在离任前给我安排的最后一个任务。” “国内的事情有个了结了?” “还没了结,不过也快了。”李存勋长出口气,神色稳定一些后,说道,“针对宪法修正案进行全民表决的事情已经确定了下来,而且表决的投票工作已经开始准备,预计在六月一日开始投票,六月三日开始计票。” 裴承毅迟疑了一下,忍住没有开口。 “与计划的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只是表决的内容有所变化。” “什么意思?” 李存勋从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几份文件。“你自己看吧。” 接过文件,裴承毅迅速翻看了一下,就明白了李存勋的意思。 在很多人看来,全民表决是否就是在“赞成”与“反对”之间做的选择题,民众没有权力对宪法修正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表决。事实截然相反,表决不但针对宪法修正案本身,还针对详细内容。 看完后,裴承毅就知道,王元庆已经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大获全胜。 别的不说,光是针对宪法修正案的详细内容进行表决,就是王元庆的意思,而不是其他人的想法,也只有王元庆才想得出这样的办法,也只有王元庆才做得这么绝。当然,民众的选择也有限度,比如与修宪所针对的五个主要问题有关的事项就被各自绑定在了一起,民众只能选择是否修正这些问题,而没有权力决定如何修正这些问题。因为民众的政治觉悟非常有限,而且知道的事情也有限,所以这么做很有必要。如果事无巨细都通过全民表决来产生决议,政府与全体代表大会这些权力机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想明白这一点,裴承毅马上就发现自己的反应太迟钝了。 李存勋来到阿根廷,就是王元庆大获全胜的重要标志。作为王元庆最重要的助手,李存勋在国内政治斗争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别的不说,很多人都认为,军情局长才是共和国第二号实权人物。即便在裴承毅看来,李存勋没有任何政治野心,王元庆也会充分发挥军情局的作用,让军情局长在关键时候发挥关键作用。在此之前,一直让刘晓宾负责阿根廷这边的事情,就是因为李存勋要集中精力帮助王元庆解决国内矛盾。因为国内问题比国际问题重要得多,所以只有在国内问题得到根除之后,也就是挡在王元庆前面的障碍全被扫清后,李存勋才会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放下文件,裴承毅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这几份是你与华剑锋、梁国翔、狄泊清的。”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记得在签字之后摁上手印,还有填写军人号的时候被搞错了。” 裴承毅没多说什么。“军人号”是军人的唯一身份号码。 “顾问团其他成员的表决票由大使馆发放,你让东方闻去安排一下。” “没问题,我会告诉东方闻的。”裴承毅迟疑了一下,说道,“下届政府的事情确定下来了?” “基本上确定下来了。” “是委员长?”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按照元首的安排,下任国家元首不由他指定,而是由全体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候选人的产生办法也将按照新的规则产生,即只要获得五十名代表的联名支持就有资格竞选国家元首。” “这可是个麻烦事。” “是啊,确实是麻烦事。”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门槛这么低,恐怕参选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了。只不过,按照新的选举法,在候选人超过两人、且没人在第一轮表决中获得半数以上的代表支持,那么将由得到支持最多的两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并且由得票最多的出任国家元首。”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没有发表意见。 “只不过,这些都得等到全民表决之后。”李存勋喝了两口茶,才接着说道,“按照元首的安排,全民表决之后,将首先按照新的选举法,重新产生全体代表大会,也就是重新选举代表。” “什么意思?”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本届代表大会是在2036年底,由地方选举之后产生的。仅仅几个月,又再次选举代表,显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说简单点,就是共和国的政治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说详细点呢?” “详细点?”李存勋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你不是说,你是军人,对政治没有多少兴趣吗?” 裴承毅笑了笑,知道李存勋在开玩笑,没有理会。 “说详细点的话,就是元首要在离任前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李存勋长出口气,神色顿时严肃了许多。“只要了解我国政治体制的人都知道,建国以来,一直是‘一言堂’,国家元首高高在上,一个人的分量超过了所有人。虽然在纪老之前的国家元首也搞过改革,希望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比如通过搞内部民主削弱元首的权力,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甚至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内部民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元首不够强硬的时候,内部民主确实能够给国家一个新的支撑点,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可是在元首足够强硬的时候,内部民主就是个摆设,谁也不是元首的对手。虽然我不清楚纪老有没有想过,但是就我所知,赵老在执政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只是受局势限制,没有能够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到了元首上台后,情况才有所改观。” 裴承毅也长出了口气,因为李存勋说的这些事情他都了解,也非常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