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九十七章 虚张声势 (第2/2页)
承毅明确要求,至少一半以上的战斗机携带闭路制导炸弹攻击特遣舰队。更重要的是,军情局派来的技术人员对阿根廷采购的闭路制导炸弹做了改进,主要就是通过使用工作时间更长的火箭发动机与新的弹翼组件,将炸弹的射程提高到了200千米以上,并且将炸弹的末段攻击速度提高到了6马赫以上。也就是说,将闭路制导炸弹的总体性能提高了50%。 这么做,就是为了对付特遣舰队。 从一开始,军情局就不相信阿根廷的情报系统能够保守秘密。特遣舰队侧重防空,证实了军情局的猜测,即MI5早就获得了阿根廷从共和国秘密采购闭路制导炸弹的情报,从而将防空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如果不对阿根廷空军的闭路制导炸弹加以改进,很难对特遣舰队构成威胁。因为各类弹药早已采用模块化设计原理,各种功能模块均按照统一的接口标准设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按照需要进行组装,所以改进闭路制导炸弹不是什么难事,比如其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就来自航空反潜火箭助推鱼雷。 有了合适的武器,打击特遣舰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然,裴承毅并没抱多大的希望。 作为世界上仅次与美国海军与共和国海军,排在第三位的皇家海军,其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以防空能力来讲,除了1000多枚区域防空导弹之外,3艘航母与21艘护航战舰均有中近程防空系统,其中3艘航母、3艘巡洋舰与9艘驱逐舰上配备的均是末段定向能拦截系统,也就是激光拦截系统,其硬杀伤能力非常强大。按照皇家海军公布的数据,“伯明翰”级巡洋舰能够在1次防空作战中用区域防空导弹分两次拦截48个目标、用中近程拦截系统拦截12个目标、3套末端拦截系统还能拦截24个目标,也就是说,总共能够拦截84个目标;如果全是导弹的话,则相当于一次拦截21架战斗机发射的反舰导弹。虽然这个数据有很大的水分,不用信以为真,但是按照军情局获得的相关情报,“伯明翰”级巡洋舰的防空指数在30到40之间,在巡洋舰中属于中上水平。毋庸置疑,特遣舰队的防空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要想通过空中打击击溃特遣舰队,难度非常大。 制定打击计划的时候,裴承毅利用阿根廷空军的信息计算系统,预测了打击结果。 以阿根廷空军的实力,要想让特遣舰队的防空作战能力达到饱和状态不是难事,难的是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按照一次出动120架作战飞机,三分之二的作战飞机,也就是80架执行对海攻击任务,其中40架携带反舰导弹,40架携带闭路制导炸弹,即总共投入160枚反舰导弹与80枚闭路制导炸弹,也最多只能消耗特遣舰队三分之二的防空力量。就算阿根廷空军全力以赴,即在第一轮攻击后60分钟,出动80架战斗机,用远程反舰导弹对特遣舰队发起第二轮攻击,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即在理想状态下,最多能够击伤几艘护航战舰,不可能对特遣舰队的核心力量,即3艘航母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全力以赴的战斗中,阿根廷空军的损失非常大,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会损失60到70架战斗机,占总投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当然,特遣舰队的舰载航空兵也会有惨重损失,至少要在防空拦截中丢掉40到50架战斗机。最后的结果是,特遣舰队在一定时间内失去作战能力,而阿根廷空军将永远失去威胁特遣舰队的能力。
这一结果,对裴承毅的作战安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说简单点,要么不打,要么就得一击毙命,绝不能给特遣舰队第二次机会。 如此一来,裴承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把空中打击放在次要位置上。 实际情况与他的预料相差不大。 23日凌晨,阿根廷空军的侦察机率先发现了出现在马岛东北方向上的特遣舰队,随后前出巡逻的预警机也发现了特迁建度的防空战斗机。大约1点30分左右,执行前进护航任务的重型战斗机开始起飞,除了之前执行战区防空巡逻任务的制空战斗机编队之外,其余5个编队的90架J-14系列重型战斗机分成了2个批次陆续投入战斗,其中第一批次为3个编队的54架J-14战斗机,而与之对阵的是特遣舰队的72架F-46A。空战没有多少悬念,虽然特遣舰队的舰载预警机提前起飞,但是在遭到J-14S攻击后,3架舰载预警机中的2架被立即击落,另外一架则向北逃离战场。没有预警机,F-46A不但不是J-14S的对手,甚至不是J-14EA的对手。在视距外空战中,至少有40架F-46A被击落,J-14机群也付出了大约20架的代价。战斗进入到视距内之后,情况才有所改观。虽然是在夜间,但是凭借先进的夜视仪,双方的战斗机仍然能像白天一样作战。在持续了大约15分钟的格斗空战中,虽然J-14机群的损失超过了F-46A,但是特遣舰队的外围防线已经崩溃,没有办法阻止携带反舰弹药的战机发起攻击了。 执行攻击任务的是J-15机群,其中48架J-15AA用192枚反舰导弹发起攻击,48架J-15FA用96枚闭路制导炸弹发起攻击。非常重要的是,因为前出护航的J-14机群以非常快的速度冲垮了特遣舰队的外围防线,所以在第二批F-46A到达前,执行攻击任务的J-15机群已经投下了弹药,并且转向返航。 此时,特遣舰队的战斗机需要面对的不是反舰导弹,而是接踵而至的2个编队的36架J-14战斗机。准确的说,是在F-46A机群用拦截导弹对付那些正在扑向特遣舰队的反舰导弹的时候,2个编队的36架J-14战斗机到达战场,并且用携带的拦截导弹攻击了F-46A机群。因为第二批F-46A只有48架,所以在近30架被击落之后,剩余的F-46A战斗机没有恋战,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J-14机群的打击范围。更重要的是,J-14机群在攻击中用光了拦截导弹,也就没有追击F-46A机群。 空中战斗仅进行了三轮,接下来受到考验的就是特遣舰队了。 准确的说,是第三批F-46A机群。 特遣舰队的皇家海军指挥官不是笨蛋,在安排防空力量的时候就留下了余地,留下了48架战斗机执行拦截任务。更重要的是,至少有3架预警机在舰队北面空域巡逻,为专门负责拦截反舰导弹的战斗机提供帮助。 也就是说,反舰导弹在攻击特遣舰队之前,还得通过48架F-46A的防线。 不得不说,特遣舰队的指挥官太保守了。如果他将剩下的48架F-46A也投入战斗,而不是因为担心无法收回所有战斗机,而让最后48架F-46A留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恐怕特遣舰队的命运就得改写了。 问题是,战争没有如果。 48架F-46A的拦截能力非常有限,仅仅击落了不到80枚反舰导弹。也就是说,还有接近120枚反舰导弹,以及90多枚闭路制导炸弹正在奔向特遣舰队。虽然以特遣舰队的防空实力,肯定能够拦截这些反舰弹药,但是特遣舰队也不敢掉以轻心,必须进入防空状态,也就是各艘战舰都得把注意力放在夜空中,而不是海面下。 阿根廷空军的任务,就是让特遣舰队抬起头来,为海面下的杀手创造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